水产养殖贴士:如何采集野生黄鳝受精卵

  黄鳝多在雷雨后的夜晚或清晨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亲鱼先在其洞穴外吐出大量白色泡沫为巢,雌鱼把卵产在泡沫中,卵粒数由几十粒到二、三百粒不等,卵圆而大,呈黄色。产卵处如有水草、禾苗,又无大风,此泡沫巢能保持到鳝苗孵化出膜。若遇大风或水流,卵会沉入洞口附近水底。产卵季节人们可沿稻田田埂、沟渠仔细寻找这一窝窝的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并用纱布小抄网采集。将采集到的受精卵放入盆、桶中置室内孵化,每天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1~2次,6~7天后鳝苗出膜。暂养5~7天后开食,此时应根据鳝苗的数量扩大水体面积,投喂熟蛋黄浆和浮游动物(水蚤),待其长到3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以上的规格时,转入鳝苗池培育。鳝苗池为每口3~5平方米的水泥池,池深50~60厘米,水深20~30厘米,池底铺一层10厘米厚的肥泥,施些腐熟的有机肥以培养天然饵料生物,以投喂水蚯蚓[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蝇蛆、陆生蚯蚓等为主要饵料。高温季节鳝池一定要遮荫。注意适时换水和预防疾病,一般当年能养成个体重10克以上的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