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黄鳝养殖常见病打印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疾病。2.症状主要发生在鳝体后部[hòu bù (1) [rear part]∶某物的背面 (2) [posterior]∶身体的后部 (3) [afterpart]∶船舶后面部分 ...],腹部两侧更为严重,少数发生在体前部,这与体躯后部容易受伤有关。患病[患病的明显变化表现在:精神意识感觉的异常、呼吸异常、饮食消化代谢功能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心跳血压异常、性行为能力异常,六大系统的变化。]部位皮肤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坏死和糜烂[糜烂,指表皮或粘膜上皮的局限性浅表缺损而导致腐烂,后被引深到人们思想及作风等问题,多指堕落,不求上进。],露出[《露出》是导演Gustav Wiklund的一部惊悚影片。]白色真皮,皮肤充血发炎的红斑形成明显的轮廓,好似在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体表加盖了红色印章,故称打印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的直径逐渐扩大,糜烂加深,严重时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病鳝游动缓慢,头常伸出水面,久不入穴,最后瘦弱而死亡。3.流行发病率可达80%以上,以5~6月最为常见。4.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用2~4毫克/升五倍子[五倍子是倍蚜虫寄生在寄主漆树科植物叶组织内形成的虫瘿长大而成的,盐肤木(五倍子树)是否结倍或产倍多少,关键就在于有无倍蚜虫的产生。]全池遍洒,同时以每100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黄鳝用2克磺胺间甲氧嘧啶拌饲投喂,连喂5~7天;水深30厘米的池水,每100平方米水面用水辣蓼200克、苦楝树[苦楝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皮(汁果均可采用)300克、烟叶100克,切碎熬成5千克汁,加食盐10克,全池遍洒,重点在食场周围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池内放养几只蟾蜍[蟾蜍,也叫蛤蟆há ma(蟆单独读má)。],黄鳝患病时,可取1~2只剖开(连皮),用绳系好在池内拖几遍。蟾蜍身体上产生蟾酥分泌物具有防治功能,1~2天即可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