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无公害水泥池流水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在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小规模低密度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时,一般投喂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和昆虫等鲜活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鳝苗能够很快形成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习惯,但在100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以上的规模化[规模化是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养殖或放养量在2千克/平方米以上的高密度养殖时,就会遇到饵料难以长期稳定供应、饵料系数高、饵料难以保存等困难。因此,黄鳝规模化养殖时首先必须对黄鳝进行食性驯化,使其食用配合[配合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èi hé,指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或指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1.驯饲:选用新鲜蚯蚓肉(或蚌肉),经冷冻处理后,用6毫米模孔绞肉机[绞肉机是肉类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料肉按不同工艺要求加工规格不等的颗粒状肉馅,广泛适用于各种香肠、火腿肠、午餐肉、丸子、咸味香精、宠物食品和其他肉制品等行业。]加工成肉糜,将肉糜加清水混合,于每天下午5~7时均匀泼洒于鳝池中,投喂量控制在鳝苗总重的1%范围内。这一投喂量远低于黄鳝饱食量,因此,黄鳝始终处于饥饿状态,便于建立黄鳝群体集中摄食条件反射。3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喂,一般每10平方米设2~3个点,继续投喂2天,投喂量仍为鳝种总重的1%,此时黄鳝基本能在10分钟内吃完。待黄鳝摄食正常后,即在饵料中掺入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配合饵料进行诱食。第一天可取代食饵饲料的1/5,以后每天增加1/5的量,5~6天后可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次投喂时直接撒入定点投喂区域内,投喂量增至鳝种总重的2%。由于黄鳝习惯在晚上摄食,因此驯饲多在晚上进行。每天下午5~7时投喂一次,特别注意投喂量应以15分钟内吃完为度,以提高饲料利用率。2.人工配合饵料的调制:一般饲料厂生产的饲料并不能直接投喂,必须先行调制。将黄鳝专用饲料65%加入新鲜河蚌肉浆35%(用3~4毫米模孔绞肉机加工而成的),用手工或搅拌机充分拌和成面团状,然后再用3~4毫米模孔绞肉机压制成直径3~4毫米左右、长度为3~4厘米软条形饵料,略为风干即可投喂。这样配制的饵料,其投喂效果极为理想。在有土规模化养殖中,饵料系数为2;在无土流水规模化养殖中,饵料系数仅为1.2~1.5。3.投饲方法:投饲应做到“四定”、“四看”原则。①定时:黄鳝虽有在夜间摄食的习惯,但在人工驯饲过程中,可以把每天投饲时间逐渐向前推移,移到早上8~9时、下午2~3时各投饵[ ...]一次。②定质:黄鳝对饵料选择性较强,一经长期摄食某种饵料,就很难改变其食性,故在饲养初期,经过不断驯饲后,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达35%~45%,各种维生素也要有保证,原料切忌变质发霉。黄鳝若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饲养的,饵料必须鲜活,切忌投喂腐败饵料。③定量:黄鳝的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一般在11月至翌年4月的日投饵量约占体重的1%~2%,日投饵1次;春秋季节的日投饵量为体重的3%~4%,日投饵2次;6~8月摄食量最大,投喂体重的5%~6%,日投饵2次。④定位:鳝池中宜设固定食台。食台用木框加聚乙烯网布做成,固定在一定位置上,饲料投于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