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无公害水泥池流水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

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流水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是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这就要求养殖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感。规范操作,日常要观察黄鳝的摄食情况,留意鳝池进、排水量是否一致,严防干池现象发生,定期清除[清除,词语,记载于汉语词语紫癜之中,其意是全部去掉、打扫干净的意思。]残饵,清洗鳝池。1.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管理:养鳝池要求水质“肥、活、嫩、爽”,养殖水的pH在6.5~7.5之间。因鳝池的水位浅,只有18~20厘米,投喂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又高,水质容易败坏。因此,养殖期间必须保证微流水和及时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一般养殖池中水的流量应控制在0.01~0.1立方米/小时,春秋两季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较低时,水流量可小一些;夏季高温时,水流量应大一些。而且,要定期更换池水,清刷养殖池。一般每5~7天换水1次。夏季高温时,要每天吸污,4~5天换水一次;换水温差不能超过3℃。冬季水位要保持在25~30厘米。在彻底换水的操作中,当水彻底排干后,要将集中于中间空置区的排泄物、食物残渣等清除掉,用刷子将养殖池清洗干净,并将养殖池彻底消毒。同时,将繁殖过密的水葫芦[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清除一部分,清除水葫芦时注意根系中常有黄鳝潜伏。2.水温管理:黄鳝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8~28℃。在夏季水温超过28℃时,应注意遮荫、降温,或加大流水量,以降低水温。冬季鳝种越冬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可加深池水,或池上覆膜保暖,以免鳝体冻伤或死亡。3.分级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黄鳝在饲养一阶段后,为避免黄鳝相互自残,宜及时按大小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分池养殖。鳝鱼[黄鳝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种内竞争性很强,同规格下池的鱼种,经一段时间的饲养,规格就会参差不齐,长此以往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所以,在鳝鱼生长期间,应每隔1个月左右,将池中的鳝鱼全部捕出,经过筛选,将大、中、小规格的鳝鱼分池饲养。4.防逃、防敌害:要经常检查水位、池底裂缝及排水孔的拦鱼设备,及时修好池壁,堵塞黄鳝逃跑的途径。因黄鳝易循水流逃窜,故在雷雨天更要防止雨水流入池中。并防止鸟、兽、蛇和鼠等危害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