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防治黄鳝病害的常见七个方法

1、鲜草浸泡法该法主要用于防病。将预防鳝病的鲜草采回后,扎成若干小把,浸泡在鳝池内或网箱中即可。如预防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败血症、软体死亡症和蜷经症等,可用鲜鞭蓉嫩叶、铁苋菜[铁苋菜,别名:铁苋菜、海蚌含珠、蚌壳草,拉丁文名:AcalyphaaustralisL.是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墨旱莲[干燥全草全体被白色茸毛。]和马鞭草[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通常高30~80cm。]各1公斤,分成若干等份,扎成小把,均匀放入20~30平方米的养殖水面中浸泡3~5天后捞起。2、干品撒施法该法是将晒干的某种中草药碾成粉末,均匀撒施于养鳝的水体中,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例如“黄鳝防病散”配方(800克):墨旱莲、铁苋菜、细辣蓼、益母草[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拉丁学名:Leonurus artemisia (Laur.)S. Y. Hu F,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益母草的全草,夏季开花。]和蒲公英[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各100克;地锦草[地锦草,中药名。]、鞭蓉花或鞭蓉嫩汁、怀胎草(再生稻草)、瓜蒌、车前草[车前草是利水渗湿中药,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和桑树叶各50克。将以上草药采回后,曝晒3~5天(瓜蒌切片曝晒),碾成细末,以800克为1袋,用塑料袋装好、封严备用。用时将其均匀撒施于15~20平方米的养鳝水体中,20~30天一次,可防治黄鳝肠炎、出血病、萎瘪病等症。3、鲜草捣漂法该法是将某种鲜嫩的中草药捣烂,浸入养鳝的水体中,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将2.5公斤鲜辣蓼捶烂或捣烂,放入1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养鳝水体中浸漂数日,可防治黄鳝烂肠瘟;若复发,将鲜铁苋菜1公斤、墨旱莲1.5公斤,合捶成烂泥,浸入1立方米养鳝水体中,5~6天后可防治此病。4、浓煎汤泼法该法是将干品或鲜品兑水小火浓煎,煎开5~10分钟,滤渣摊凉后全池泼洒,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1立方米水体取铁苋菜、墨旱莲各100克,地锦草50克,马齿苋35克,兑水小火浓煎,滤渣后全池泼洒,可防治黄鳝烂尾病、打印病、水霉病和肠炎等。5、拌食投喂法该法是将某些干制的中草药,碾细拌食投喂黄鳝,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取南瓜籽200克、蚯蚓200克,拌食3公斤,投喂50公斤黄鳝,可起到驱除黄鳝肠道寄生虫的作用。6、池内养殖法该法是将某些有药用价值的水生植物,放养或移植于鳝池内,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在鳝池内放养紫背萍(浮萍),保持其旺盛生长,可预防黄鳝发热症、中暑和感冒等;再如,将辣蓼、铁苋菜等植物移植于鳝池中,可防治黄鳝肠炎和败血症等。7、热汁烫食法该法多用于中、后期黄鳝催肥育壮,也用于防治黄鳝肠炎和萎瘪病等。其方法是将某些中草药加水小火浓煎,水开后5~10分钟,滤渣,将热汁烫制鳝食5~10分钟后投喂黄鳝,以达到补充黄鳝体内微量元素、提高抗病能力、健胃生津、催肥育壮的目的。如用墨旱莲和铁苋菜各100克,蒲公英、车前草和地锦草各50克,马鞭草、益母草和谷壳各40克,辣蓼30克,米曲1块,加水小火浓煎,滤渣,将其热汁烫制成鳝食4公斤,投喂50公斤黄鳝,从9月开始,连续投喂20天,可使黄鳝增重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