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在进入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后经常容易出现上草[上草,即临产。]现象,黄鳝“上草”只是一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其原因也不尽不同。一.当年新购苗种进箱上草由于黄鳝苗种规模化繁育尚未成功,主要通过野外捕捞获得,而在高密度、长期的运输中导致苗种缺氧和机能失衡、储存箱和养殖池温度相差太大,放苗前后昼夜温差大、捕捞、分类等人工操作应激过大等都是造成黄鳝上草主要原因。预防方案:a.选择优质苗种,避免购进药捕苗、电捕苗等;b.运输前剔除受伤苗种,在运输中泼“芪黄素[黄素(1895-1971)湖南长沙人。]”(1-2ppm)和“应激素”(2-3ppm)。两个小时再加一次。c.放苗后“香连溶液”和“应激素”,一套外泼20-30个网箱。治疗方案:四合一方案“香连溶液”+“应激素”+“芪黄素”+“果根素”,一套外泼两亩水面。二.隔年苗(秋苗)上草1.黄鳝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当水温上升到10度以上时候,开始苏醒,蠕动觅食但主要养殖区域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分箱前后天气不好等导致鳝鱼[黄鳝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感冒”,引起上草。加之大多数养殖户还没有开始投喂饵料,黄鳝上草觅食,而水中与草面温度相差比较大,且没有摄食对象,以至于本来体质较弱的黄鳝冻伤或严重脱粘,在网箱内急躁不安、乱窜。2.网箱中的水草太过厚密,由于阴雨时间长而腐败,导致氨氮、**酸盐升高,加上鳝鱼分箱后体质较弱,免疫力下降,慢性中毒之后引起上草。3.分箱后喂食时,过多摄食导致鳝鱼消化不良,导致肠胃受损而上草。4.连续的阴雨天,光照少,紫外线弱,加上适宜的水温,非常适应腐败菌的生长繁殖,而越冬鳝鱼体质弱,所以较易感染腐败菌引起腐皮、水霉、赤皮、出血等。5.分箱后有少许鳝鱼产卵,体质弱,有些卵巢血管出血、卵粒不完整(俗称卵粒破裂)。加上五月份的气候原因,有些鳝鱼难产而死在网箱草里,导致窝子旁边腐败发臭,鳝鱼闻到臭味就不吃食,然后上草。预防方案:a.黄鳝苗入冬前强化体质,肝肠保健,连续拌料7-10天:“芪黄素”(10克拌料40斤)+“果根素”(1瓶拌料100-120斤)。b.定期使用“本草粒粒净”进行底部除臭处理。c.黄鳝开口前,四合一方案“香连溶液”+“应激素”+“芪黄素”+“果根素”,一套外泼30-40个网箱d.鲜饵料中添加“多合素”(300斤)+“芪黄素”(10克拌料40斤),每周2-3天。治疗方案:四合一方案a.在鲜饵料中添加“多合素”(200斤)+“芪黄素”(10克拌料40斤),连续内服3-5天。b.“香连溶液”+“应激素”+“芪黄素”+“果根素”,一套外泼两亩水面。
黄鳝上草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 上一篇: 2017年放苗接近尾声,黄鳝养殖户要掌握这些驯食技术要点
# 下一篇: 越冬前后黄鳝养殖户该如何管理?请看这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