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温增氧[ ...] 晚秋水温仍高,会造成水体缺氧。可在鳝池顶上搭架,盖上稻草遮荫,也可在池周种藤蔓植物,如南瓜、黄瓜等,让藤蔓爬到池顶架上遮荫,以降低水温。 2.注水增氧 每天向鳝池注入适量新水,排出老水,使池水溶氧充足。 3.植物净水增氧 在鳝池内种植适量的水葫芦[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革命草。]、浮萍等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释放大量氧气,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4.物理净水增氧 每立方米水体取20克~30克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兑水化开趁热泼洒池内,可清塘消毒,改善水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 5.光合增氧 夜间用碘钨灯[碘钨灯是一种灯,碘钨灯具有亮度高,寿命长的特点。]或较大功率的白炽灯为光源,促使鳝池内浮游植物、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氧量。 6.药物增氧 对养殖密度大的鳝池,选用过**钙[过**钙又称二**钙,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几乎无味,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加热至315℃时开始分解,完全分解的温度为400~425℃,常温下干燥品很稳定。]或漂白粉[漂白粉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每升池水均匀撒2毫克~3毫克,经化学反应释放氧气。 7.清塘增氧 淤泥是主要的耗氧物,每年秋末冬初或黄鳝出池后,应及时清淤,并按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克~200克化水消毒。 8.机械增氧 有条件的鳝池,可安装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晚秋季节,可在凌晨开机1小时~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量。
晚秋预防黄鳝缺氧的技术
# 上一篇: 黄鳝越冬保种技术
# 下一篇: 春季黄鳝养殖的管理要点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