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冬季囤养之囤养技术

  1.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原因导致运输和囤养死亡的原因多数是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受伤[受伤,身体或物体部分地受到损伤。]引起的。有人作了一个试验,共分四组,第一组取40尾健壮的黄鳝;第二组[《第二组》是一款IOS平台的应用。]取40尾头部受伤的黄鳝;第三组[返回:第二届温州文学研讨会试验条目 欢迎您使用WIKI平台,成为一个真正的维客。]是40尾体表受伤的黄鳝,第四组[第四组,第二届温州文学研讨会试验条目,成为一个真正的维客。]是40尾尾部受伤的黄鳝,分别盛于木桶中囤养4天,每天彻底换水1次。结果是第一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97.55;第二组5%;第三组17.5%;第四组是72.5%。由上可见,受伤黄鳝极易死亡,尤其是头部和体表受伤的黄鳝。因此,在囤养和运输过程中剔除这些黄鳝是很必要的。受伤黄鳝一死,更易恶化水质,升高温度,导致其他黄鳝的大批死亡。2.囤养办法囤养黄鳝,不论是市上收购的、野外捕捉的,还是当年自行养殖的,都要选择无伤无病、体质健壮,一般规格为每千克8~10尾以上的个体[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用钩诱捕的,不宜囤养。黄鳝入池前先进行鱼体消毒,一般囤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25千克。囤养数量较多时,可采取“隔日分级多次投放法”,即先放较大个体,待大个体全部进入泥土中,再放入一般个体,后放稍小个体。囤放时,尽量使黄鳝全池分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