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会钻入土层深处冬眠,一直到翌年的2月下旬才能醒来。黄鳝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如果用塑料大棚[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加温饲养黄鳝,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黄鳝不但不会消瘦,而且体重还会增加。大棚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黄鳝技术,内容如下:

大棚养殖黄鳝技术

大棚养殖黄鳝技术

黄鳝用大棚进行养殖是,彻底解决水泥池和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的缺点,其主要的优点和方法是:

、养殖密度高,经济效益好,我们按每亩建池450平米,每平米能产商品黄鳝10公斤以上,这样每亩能产成品黄鳝4500公斤,利润相当可观。

第二、管理方便,过去我们水泥池养殖在吃食高峰期需每天换水清理垃圾,劳动强度[马克思认为:“劳动强度是劳动的内含量或劳动的密度,增进劳动的强度,意思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增加劳动的支出。]相当大。而工厂化养殖无需人工换水,我们设计有自动换水装置,这样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还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工作环境好,一般在露天包括网箱养殖黄鳝碰上阴雨天气巡回检查、投料、用药等工作相当不便,而在大棚里工作就像工人在车间工作一样,任何天气情况都没有影响。

第四、技术易掌握,养殖风险小,经过十几年的经验总结,我们制订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只要严格按照这些流程和指标操作,基本上不会出现其它意外情况,并且在很多技术要领上,一般的水泥池养殖和网箱养殖难以做到,而大棚工厂化养殖完全能够做到。

第五、延长黄鳝的养殖周期,一般水泥池养殖和网箱养殖从6月下旬投苗到10月份结束,也就3~4个月的养殖周期;而用大棚养殖后棚内水温比外面提高3~5度,这样能使黄鳝增加1个多月的生长期,这对黄鳝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同样大棚内阴雨天气照样投喂而网箱养殖就做不到。

第六、安全越冬,一般水泥池和网箱养殖越冬非常困难,风险大,而大棚内的黄鳝越冬非常安全,而且第二年黄鳝能提早开食。

第七、防逃、防鸟、防鼠。过去我们经常碰到下大雨、换水时有黄鳝逃跑现象,同时还有一些鸟类及黄鼠狼等吃黄鳝的现象,而在大棚内就安全了。

第八、用水、用药量小,工厂化养殖设置了净水池,养殖池的水通过自动控制的水泵与净化池进行交换,水在净化池通过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处理后再回到养殖池,这样就不会造成水的浪费,同样进过微生物处理的水也不需再用药消毒。

大棚养殖黄鳝要点

一、清池对要进行大棚加温饲养黄鳝的池塘,提前一周腾出、翻池,并用20~30×10-6的漂白粉或每立方米水可用生石灰180~220克泼洒池底、池壁,2天后冲洗干净、加水,可从没有病害的池塘引起有益的藻种进池,培养清水池的藻类。

二、保温在水温下降到15℃时,就要实施保温措施,用塑料辱膜外罩保棚温。这样晚间的水温就不会急剧下降。

三、投饲黄鳝在越冬期间消化能力差,应投喂易消化且黄鳝喜欢吃的鲜活饲料,如小鱼、虾、蚕蛹、蝇蛆、血粉、鱼粉、煮熟的禽畜内脏等。也可投喂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豆饼、菜籽饼、米糠、瓜皮等每天投饲一次,应做到定点、定时、定量投喂,切忌暴食。饲料不能投放过多,以当天能吃完为准。在水温20℃左右时,根据不同规格控制不同投词量,以预防肠炎病。

四、分养大棚养殖黄鳝,由于水质清晰,只要饲料充足,黄鳝一般不会逃逸,但要注意防止鼠、蛇等天敌为害。饲养一段时间后,同一池的黄鳝出现大小不均,要及时分开饲养,成活率可达90%以上。

五、防病黄鳝喜欢生活在淤泥中,所以开始生病不易发现,一旦发现,病已扩散,佳治疗时期已过,防治病害必须以防为主。除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等增加鳝鱼的抗病力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鳝体消毒。入棚前,用1%~2%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气温低时间长些,气温高时间短些),浸泡后用清水冲洗方可入池饲养,防止水霉病、毛细线虫病和消除鳝鱼体表的寄生虫等疾病。②细心操作,防止鳝体受伤。受伤的黄鳝在水温低时,易感染水霉病。③池水消毒定期用20×10-6生石灰水泼洒,使水体pH值达到7以上。④及时捞除病鳝、死鳝,烧毁或土埋处理,防止疾病蔓延。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黄鳝养殖效益成倍提高。以上就是大棚养殖黄鳝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