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底板螃蟹的预防及治疗

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是一项周期较长的持续性过程,养殖前期相对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压力比较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资料的不断投入以及河蟹不断长大增强其活动力,整个养殖环境不断面临更大压力,尤其到养殖后期,草烂、水浓、底臭、缺氧等现象高发。当然,随着时间继续推移,进入秋季后,气温下降,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环境趋向好转,恰在此时很多养殖朋友管理相对松懈,反而在此期间成为河蟹铁锈[铁锈,中药名。]色、黑底板[底板在科技有四种定义。]等问题的高发期。  一、什么是铁锈色、黑底板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铁锈色河蟹指的是河蟹腹部附着很多斑点,多为黑色伴有污泥,也有铁锈色斑块。严重的案例也可全身体表附着斑点或成块锈迹。  二、黑底板河蟹有哪些危害1、黑底板河蟹其主要影响是卖相极差,市场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河蟹,导致被迫降价销售。2、黑底板河蟹体表附着污物过多,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等大量滋生后,可以导致河蟹眼部遮蔽影响视力、阻塞鳃部导致河蟹窒息、固着附肢使其浑身瘙痒不能正常觅食。3、黑底板河蟹体表非常脏,为寄生虫、细菌、病毒等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河蟹继发感染的概率很大。三、导致黑底板河蟹的原因1、池底黑淤泥厚的池塘。河蟹是底栖动物,正常生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栖息在底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接触底层黑淤泥,螃蟹底板自然易脏变成“花底板”。2、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全部腐烂[腐烂,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或大量腐烂的池塘。高温天气,池塘管理不善水草腐烂或青苔等其它植物腐烂,堆积在池底慢慢变为黑红色的腐烂物渐渐导致河蟹体色变化。经过对很多池塘的跟踪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没有水草的池塘或者水草比较差的池塘都多多少少出现纤毛虫病,只不过是轻重的问题,而水草非常好的池塘尤其长势比较旺盛的池塘,在中后期纤毛虫爆发的概率极低的,几乎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3、水质浓绿或者浑浊的池塘。这样的池塘水体中有机质和悬浮物质非常多,这是纤毛虫喜爱的环境,越脏的地方越容易生虫。   四、黑底板河蟹如何处理黑底板河蟹的危害很多,但是往往很难致命,所以忽视的人多,但对于科学生态养殖来讲,很有必要处理好黑底板河蟹。目前处理黑底板河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步需要把池塘环境里调节好,有纤毛虫的需先使用富含多种生物菌的代谢产物的表面活性剂,连续用2-3次,彻底地把纤毛虫清洗掉。无纤毛虫的池塘需要做到:  (1)加强底改。为了减少环境差造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问题,养殖后期底质差的池塘,建议大家使用全效底改或者强效底净等强**类底质改良剂,建议5到7天一次。  (2)改良水质。尤其对于水体浓绿或者浑浊的池塘,建议多次换水,如果有条件的话每天换水15%最好,同时使用黄金益菌素B型、水博士等调水产品进行水质调节,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3)加强饲喂管理。养殖后期,池塘里需要多个食台,根据食台饵料的量精准把握每天的投喂量。每天下午投的饲料到第二天[第一次出品单曲,第一次出品专辑,曹伟今年也忙的不亦乐乎,总算在2011年完成了一个新的开始。]上午一定要去观察,把食台拿起来看看,如果到第二天上午饲料几乎吃得差不多,略有剩余,那说明前天晚上投的量正好;如果到第二天上午拎起食台之后发现饵料大量剩余,说明投多了,一定要减料了;如果当天夜里巡塘的时候发现食台上面的饵料就已经吃完了,说明池塘里面严重缺料了,需要加料。  (4)加强保草。水草好的池塘更要加强保草工作,水草多与少不仅决定是否易得“黑底板,更能决定最后一壳螃蟹的规格翻倍。,针对水草活力不好的塘口可以用护草灵恢复水草活力,促进生根。作者:北京水世纪: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