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螃蟹养殖螺蛳要放多少一亩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时候开始喂螃蟹食料,一亩螃蟹塘可以放多少田螺?(一亩蟹塘放多少螺丝)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时候开始喂螃蟹食料,一亩螃蟹塘可以放多少田螺?
冰层开化就可以喂螃蟹了,开口料最好喂小鱼虾、豆饼、颗粒料等精细饵料,持续20天左右一壳结束。后续一亩螃蟹塘分两次投放田螺,4月份之前投放200斤,7月份之前投放200斤。 饲养技术 生活习性 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在水温15摄氏度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摄氏度,30摄氏度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停止摄食,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摄氏度时田螺会死亡,水温低于8摄氏度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摄氏度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繁殖习性 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 种螺放养 一般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养殖水体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 水质调节 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硫磺水质同样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就会死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厘米左右。 饲养管理 最初的三至四个月成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以至二年后则不再成长。因此,田螺在人工养殖期间要抓住时机,充分投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这样螺肉大且柔软味美,为天然者所不及,产量也较高。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不必定位,并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饲。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当水温在15-20摄氏度、28-30摄氏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则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长至6-8克的个体,而人工养殖的个体重可达12-15克。 日常管理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大棚养殖螃蟹一亩利润?
养蟹一亩需要投入的成本有蟹苗480元左右,租地1200元左右,饲料1200元左右,水草、螺蛳、蟹药、电费等需要900元左右,合计3780元左右。600只螃蟹售价大约10800元,除去成本,毛利润在7020元左右一亩。不过各地价格会有所差异,大家以本地为准。
一万只螃蟹需要多少饲料?
细算一笔账。一万只优质蟹苗池塘精养方式10亩养殖,平均规格6.5克,即77头/斤。一万只蟹苗总重量大约1000*6.5/2=325斤。养殖过程中掉头30%剩余70%,初始蟹苗重量为325*0.7=227斤。一壳前投喂玉米、豆饼、田螺等精细料、粗料20天,日投6%体重227*0.06*20=272斤;二壳蟹苗重量翻倍投喂日投饵蟹苗重量10%,22天,227*2*10%*22=998斤;三壳日投饵227*2*2*10%*22=2000斤;四壳育肥出池4000斤。从投饵至出池天数,需要扣除早期低温天气与脱壳期蟹苗不吃饵料时间大约一个月左右。这样算来,一万只蟹苗总计需要投放植物性精细料300斤左右,投放田螺7000斤左右。按照玉米豆饼等配合饵料平均价格1.5元一斤,450元;田螺加中程运输成本费用7000*0.6元/斤+1000元=5200元,总计饵料费用5650元。此种精养方式养殖河蟹,产出成品蟹平均单重3两,总重约2000斤,按照历史市场平均单价40元/斤,总产出8万元。实际河蟹养殖过程可能出现多种野杂鱼、鸟类、水蛇、耗子天敌因素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此种池塘精养方式最后结果大约是亩纯利润大约在4000~5000元。
大闸蟹养殖一亩利润多少?
一、放养规格:投放规格3~4克/尾河蟹苗;二、放养数量:600只/亩;三、养殖面积:20亩;四、饲料成本:养殖过程共投喂饲料3.2吨,共计2万;五、苗种成本:0.96万;六、蟹药和电费:0.3万;七、水草和螺蛳:1.4万;八、塘租:2.4万;九、总成本:7.418万。螃蟹养殖利润情况一、螃蟹规格:分为三个主要规格,分别20斤/亩,60斤/亩,110斤/亩;二、螃蟹销售额:20斤/亩,平均售价65元,销售额2.6万,60斤/亩,平均售价30元,销售额3.6万,110斤/亩,平均售价51,销售额11.22万,共计17.42万;三:实际利润:10万。
蟹养殖技术?
1/24选择合适作养殖螃蟹的养殖的田块,以水稻田为优,湖滩旱地为次,荒草芦苇滩为下。2/24土壤土骨应以黄骨五花土,为最佳。黑青土为次,黑板沙为最次。3/24pH值土壤为6.5-7.8为优,6-7.5为次,7.5-8.5为差。4/24临近自然水源为主,大湖,大河,上流无工厂为佳,沿水源区15公里无人口生活排污,工厂排污,最忌水源地有化工企业。5/24开塘,四周坝埂坡比为3:1,坝高1.2米,以养大规格闸蟹为主,四周开50公分3米宽缓坡回形沟。50亩以上大块中间加十字分水沟。6/24进出水口进行固定化设计。防逃墙栏设计,以pvc板为主,55Cm-75Cm左右,一半埋土坝中,1米5间隔立支撑竹竿,高1米8左右,30cm埋土下,上面加5目铁丝网,或尼龙织网防盗。7/24看护房建设,应保障饲料仓库一间,饲料工作凉堋一间,其他工具渔具房一间,有条件的应加盖生活用房,水电线路,检测设备。8/24开塘后的第一次改底,开好塘口,先放80cm水泡塘,检查渗透点,进行补修,一周后测水质3大项。根据水质报告,进行计算石灰,和其它改低料量,放水改底,完成第一次改底后,再次回水,一周后测水质,达到养质水标准后,用漂白粉或二**氯灭杀消毒。9/24三天后放干水,进行有机肥追底,每亩200-300斤自制有机腐肥埋施。然后在沟内栽伊乐草,栽好后,回水,35-50Cm(板田上)。10/24栽草,在载好环沟内伊乐草后(亩3百斤鲜草后)开始放回水。并在三天后,进行第一次肥水,肥水使用长效有机肥+各种菌源同时培养。必要时加施无机肥辅助,在取得比较满意的水相和藻相后,将水体保持在板田50Cm左右,开始准备第一次冬螺下塘工作。11/24螺丝的质量把控,和塘口水质要求,我己经单独写过这个,不在赘述。这次说说螺丝的数量吧,每亩要求60-80子中螺,500-800斤,一次性下塘,使用人工和船只,将螺丝放入沟里,注意忌打堆放入,忌气温时放入,或冰雪天气施放。12/24螺丝放入后3天-一周,应及时观察塘内的水质和藻相交化。发现水质过清,过瘦现象,应用豆浆+红塘水经菌类发酵后,每亩5公斤,撒瑭2次,间隔2-3天。13/24在期间,应测一次pH值和溶解氧是否异常,在进螺后的半个月(元旦后十天左右,在选择天晴时日),进行第一次青虾苗放入,以5斤左右为宜。14/24并开始以菜子粕+豆粕发酵方式,每3-4天一次跟喂,每亩,1公斤左右,天气到冰点时停料。15/24辅助鱼类:塘口内有必要施放一定量的各种鱼类进行水质平衡。因自然水质中含有各种杂鱼卵子会随水源进塘口,使用桂鱼控制杂鱼,防止之后施的饲饵料被消耗是一种有效手段,建议每亩5条-18条左右为宜,根据水体中杂鱼量决定。另外每亩放入3条花白鲢(1白十2黄)每斤2条的幼鱼。并放入一斤20条左右的本地鲫鱼,2斤左右,带子鲫鱼半斤/条,每亩一条。可在30亩塘中,放2-3条草鱼。16/24进苗蟹,一般新塘口采用冬苗+春苗二元法进苗,老塘口,插苗+春苗进苗。冬苗一般80头以内,个体均匀的苗为佳,春苗,一般在60头以下,均匀体为佳,如果以养大规格蟹为目标:应在春苗规格上把控:40头以内苗为主)。冬苗400-500只左右,春苗800-1000只左右。17/24老塘口的插苗在7月份中旬左右,入塘圈养,豆苗(每斤(250头一300头),每亩1.5斤左右,并在10月一12月期间进行饿苗,保持豆苗的老头苗化现象在10%范围内,个体重不能超过50头/斤。合理控制营养摄入是关键。18/24春苗,为60头大苗800头每亩,清明前15天左右下塘。19/24种草,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很大程度上决定河蟹的规格和产量,水草在池塘养蟹中作用重大,是河蟹养殖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0%以上,要几种草混种,防止水草虫害过多要割掉,过少要移植高温季节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20/24按照不同生长期控制水草的覆盖率。春季占20-30%,夏季占55%,秋季占30-40%,水草过少时,应适当进行补种或移栽,水草过多时,应及时采取割茬清除、缓慢加深池水、增加池底溶氧等技术措施。水草应控制在水面向下20-30厘米为最佳。水草应注意防枯萎、烂茎、变黄、烂根、粘泥、疯长等,具体情况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及时加以处理。21/24做好水质调控,水质调控是关键,高温季节每2-3天加水1次,持续高温边加水边换水,同时采取增氧措施,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使用底改和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底质和水质,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做好5月一8月低的,每三日检水质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防治水害,比药治水害有效的多。22/24当春苗下塘后,我是第一时间及时调节水位的。要把握“春浅、夏满、秋适当”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水位调节。3-5月份水深掌握在0.5-0.6米,深沟保证1米,6-8月份控制在1.2-1.5米(高温季节可适当加深水位),9-11月 稳定在1.0-1.2米,沟中水1.米5。特别要注意蟹蜕壳期间应保持水位的稳定,不要轻易进水,出水,防应激反应。23/24换水时先排除池底老水(底水一般会在深沟内流换,所以回形沟很有必要深宽,后灌入外河新鲜水源,分三一四次换。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池水的1/5,加水应选择在凌晨或上午进行,不宜在傍晚加水。24/24病害防控,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主要是做好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河蟹成活率,生态防病是确保河蟹养殖的。总的来说,治蟹病,分消杀和药抗两种办法,一种消灭水中毒素和寄生虫,附生菌。一种病毒体内的,抗生素治疗法。
膏蟹吃什么长大?
膏蟹养殖过程中饲料是必不可少的。优质的饲料能够平衡营养,促进河蟹性腺发育。特别是螺蛳和冰鲜鱼越来越紧张,除了螺蛳和冰鲜鱼能够促红膏以外,优质的高蛋白河蟹功能性饲料,在红膏蟹的养殖过程中变得必不可少。特别是后期我们要加大育肥料的投入,我们要采用质量上乘的育肥料来为河蟹壮黄提肥提膏。
小螃蟹喂螺蛳要敲壳吗?
小螃蟹喂螺丝要打烂才能喂……
淡水螃蟹吃什么长得快?
螃蟹是我们常见的水产品,很多养殖户都有养殖,在养螃蟹的过程中,饲喂是非常关键的。螃蟹想要长得快,可以喂这四种食物:1、浮游植物;2、腐殖食物;3、动物性饵料;4、植物性饲料。这些食物都可以长得快。螃蟹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淡水和咸水都是可以养的。在自然环境中,螃蟹大多以螺丝、河蚌及一些小鱼虾为食,还会吃些杂草、浮萍等植物帮助消化,所以螃蟹吃这四种食物长得快:1、浮游植物螃蟹在溞状幼体初期,主要以浮游植物为主食,以后转为杂食性,偏爱动物性食物,比如鱼、虾、螺、蚌、蚬及蠕虫等,并会残害同类,对腐臭的动物尸体尤感兴趣。
2021螃蟹利润?
一、养殖河蟹赚钱吗 1、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原产地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沿岸,各省均有分布。河蟹俗名毛蟹、大闸蟹、清水蟹等,是我国沿海各大中城市的淡水珍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外销途径亦渐畅通,对河蟹的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极大地保进了河蟹养殖。 2、而且河蟹价格不断提高,现在养河蟹很赚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河蟹养殖面积2005年即达到80万公顷以上,产量超过10万吨,价值超过250亿元。 3、据沿海各省市调查,农村养殖专业户近几年养殖河蟹,每亩毛利润为0.6-5万元,精养高产者可达8万~15万元;稻田养殖河蟹种,每亩毛利润可达1万~3万元,而且不影响稻谷产量。 二、河蟹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 下面以稀放河蟹养大规格模式来分析,每亩河蟹600只左右,养大规格蟹、养高品质蟹。 (一)、螃蟹养殖投资明细: 1、放养规格:投放规格3~4克/尾河蟹苗; 2、放养数量:600只/亩; 3、养殖面积:20亩; 4、饲料成本:养殖过程共投喂饲料3.2吨,共计2万; 5、苗种成本:0.96万; 6、蟹药和电费:0.3万; 7、水草和螺蛳:1.4万; 8、塘租:2.4万; 9、总成本:7.418万。(二)、螃蟹养殖利润情况: 1、螃蟹规格:分为三个主要规格,分别20斤/亩,60斤/亩,110斤/亩; 2、螃蟹销售额:20斤/亩,平均售价65元,销售额2.6万,60斤/亩,平均售价30元,销售额3.6万,110斤/亩,平均售价51,销售额11.22万,共计17.42万; 3、实际利润:10万。 (三)、螃蟹养殖效益综述: 螃蟹养殖总体情况好,平均亩产190斤以上,母蟹2.8两/只、公蟹2.45两/只以上,总销售额17.42万,亩利润5000元。 (四)、如何提高螃蟹养殖利润: 青虾一直有较好的市场价格,套养青虾,也可以合理利用水体上下空间。每亩放5斤、一斤1000只左右规格的青虾苗,亩青虾销售50多斤、收益2000元左右。 (五)、如何提高螃蟹养殖成活率: 培养好水草、合理加注新水、做好改底和增氧,合理放养螺蛳:清明前后一次,8月份一次,9月份一次。螺蛳放养需要视池塘的具体情况,放养螺蛳主要是为了预防青苔的发生。根据河蟹吃食等情况来决定是否加水,加水也是从凌晨一点开始一直到太阳出山,这样的加水效果比较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