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腐鳍病[腐鳍病是由一种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患腐鳍病的泥鳅,背鳍及其附近肌肉腐烂,甚至背鳍可以全部烂掉,肌肉外露骨,鱼体两侧从头部至尾部均浮肿,有红斑。]是因为鳅体受伤感染短杆菌而引起的,该病对泥鳅的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除了泥鳅之外,许多饲养经济鱼类和观赏鱼类都可感染此病。以下就对泥鳅腐鳍病的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泥鳅腐鳍病的防治

泥鳅腐鳍病的防治

泥鳅腐鳍病的症状以及流行特点:

患腐鳍病的泥鳅,背鳍及其附近肌肉腐烂,甚至背鳍可以全部烂掉,肌肉外露骨,鱼体两侧从头部至尾部均浮肿,有红斑。表皮脱落,呈灰白色。严重时鳍条脱落,肌肉外露,鱼体两侧浮肿,不摄食。主要流行于夏季。

泥鳅腐鳍病的防治方法:

1、用0.3~0.5毫克/升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全池泼洒1次;

2、用每毫升含10~50微克的土霉素[土霉素为淡黄色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恙虫病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1~2天即可,5天即可痊愈;

3、将八黄散加入25倍的0.3%氨水浸泡提效,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3毫克/升。在病情初期使用效果。

总结:以上就是对泥鳅腐鳍病的防治方法的介绍,除了以上之外外部涂孔雀石[孔雀石是一种天然矿石,也是一种古老的玉料,为水合碱式碳酸铜,呈翠绿或草绿色的块石。]绿或碱性绿,也可以很好的预防因鳍条腐烂造成水霉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