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土池培育模式分析

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规格  中、晚蟹苗  养成蟹种  一龄蟹种  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方式  土池培育  培育特点  土池培育蟹种经济方便,但其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特别注意日常管理,另外还要对土池经常进行修整。  清塘[qingtang]施肥  一般在冬季进行,先放干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挖去淤泥,修补塘埂、堤埂漏洞,暴晒半月后再放水。培育池消毒在蟹苗放养前10多天进行,每亩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75-80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加水溶化,未冷却前全池均匀泼洒,池中须积水5-10厘米,经7-10天,加注新水。如果敌害多,还可用清塘净和敌杀死[溴氰菊酯(分子式C22H19Br2NO3,式量505.24)是白色斜方针状晶体,熔点101~102℃,沸点300℃。]两次清塘,每亩先用0.8千克清塘净撒于池中以杀死有红血球的敌害生物,过1-2天再每亩用0.5千克的敌杀死集中洒于龙虾多的水域以杀死龙虾等甲壳类生物,再过6-10天放换2次水,以除余毒。幼蟹下池前3-5天,每亩施200-300千克腐熟粪肥,以培养浮游生物饵料。  结构建设  要求蟹池为东西向长方形,四角略呈弧形,面积1-30亩,蟹池深水区和浅水区,视面积大小确定池四周挖沟的宽度,即深水区的大小,池大要大一些,围堤底部地平线处向池内留1-2米不挖,这部分同池中间不挖的部分作为浅水区。为便于蟹种在天气突变时迅速退居深水区,还应在池内挖"十"形或"井"形的沟,宽2米,深0.6米,沟距5-10米。浅水区保持水深15-40厘米,并栽种菱白、荸荠等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或有利于蟹种生长的水草,围堤坡比1:3-4。这是蟹池的一种形式,有的蟹池中间、四周浅或中间筑埂,深深浅浅,起伏不平,或在池埂上下水位中间筑蟹穴等。  投放密度   总的要求是密度大小要合理,对初养者来说,密度宜小不宜大,因为密度大,同类之间自相残杀的机会增多,蜕壳难,死亡率高,如经验不多,管理就跟不上,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密度大小还要随个体大小而变,个体大的,密度要小;反之,要大。一般的讲,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按分级放养的办法,先密后稀。  分级培育  要使幼蟹个体增大后仍能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扩池分级放养,目前一般分**。第一级放养:将蟹苗暂养20-25天,仔蟹头胸甲[头胸甲,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óu xiōng jiǎ,一般指被覆动物体表的坚硬结构。]宽由2毫米增至10毫米左右,这时的放养密度为2.5-3万只/亩。第二级放养:仔蟹又经过20-30天左右的饲养,头胸甲由10毫米增加到20毫米以上,这时的放养密度为  饵料投喂  饵料要适口充足,保证幼蟹吃饱吃好,使硬壳蟹不会因饥饿残食软壳蟹。投饵:蟹苗入池前3-6天,每亩池里施200-300千克发酵的牛粪等有机肥料,以繁殖蟹苗爱食的浮游生物。在蟹苗入塘后,每天需要全池泼洒豆浆1.5-2千克/亩,并视风向在蟹苗密集处多泼一些。根据仔蟹喜在岸边浅水处活动的习性,也可在岸边投喂豆饼、麦麸等湿糊饵料。每天投喂2.5-3千克/母;15天后每天投喂5千克/亩。一天投喂2次,上午投1/3,傍晚投2/3。喂养20天左右,就可转入其它水域养殖。  水质管理  池水要清新,溶氧5毫克/升,PH7.0-8.0,水的透明度30-40厘米蟹苗入池后1-2天施光合细菌5-8毫克/升。注意调节池水深浅。深水区水深保持60厘米,浅水区保持10-15厘米,水温控制在20℃上下,每12-24小时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占池水量占池水总量的1/3。水源不足的地方可用经太阳晒过或加温的符合蟹用标准的**水补给,注入的新水温度与池水的温差不应超过3℃。  病害防治  要防重于治,在蟹苗投放前就应对池、沟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检查放进的水是否符合蟹用标准,进水要用20目筛绢过滤。蟹苗投放后,每两天洒0.5毫克/升土霉素[土霉素为淡黄色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恙虫病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或1毫克/升的呋喃西林,也可每三天每亩用5千克生石灰化成乳全池泼洒,还可每隔五天在饵料里拌土霉素投喂(10克/千克饲料),如果蟹苗或幼蟹发病,应针对病种病情施治。对鼠、鱼、蛙类等敌害要及时捕灭。  日常管理  要经常检查,做好防暴风雨、防敌害、防缺氧、防逃、防烈日暴晒等工作。"五防"的前四防同网箱培育仔蟹相似,后一防主要是在池里放些水葫芦、水花生和绿萍等水生植物,覆盖面为池面的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