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网箱培育模式分析

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规格  中、晚蟹苗  养成蟹种  仔蟹[仔蟹:大眼幼体蜕皮后变成蟹形小蟹,其雌雄外观,此时的小蟹称为仔蟹 ...]  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方式  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培育  培育特点  网箱培育,仔蟹可免受天然敌害[敌害,是汉语词汇,读音为dí hài,释义是危害某种动物的动物。]的危害,成本低,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高,捕捞方便,适于不同的培育规格。网箱培育仔蟹要求在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清新、无大浪、水深面阔、安静的水域进行,如大的池塘、河沟、湖库等均能培育。主要优点:仔蟹可免受天然敌害的危害,成本低,成活率高,捕捞方便,适于不同的培育规格。  清塘施肥  网箱、围网在安装好后用刺网地龙等清除网内的敌害生物。结构建设网箱应设置在符合要求的水域,水深1.5-2米。要通电通路,便于看管,用竹竿把网箱撑在水面,箱顶露出水面15-25厘米,箱内放占箱面积1/2的绿萍、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革命草。]或水葫芦等水草,箱距1-2米。网箱大小视实际情况而定,4-10个平方米均可,用1毫米网目的聚乙烯网片制作封闭式网箱,箱高0.8-1米,箱盖一边留一条40-50厘米长有尼龙拉链的活口,便于投饵、放苗、捕捞,幼体[ ...]也不易逃跑。为防止箱底积残饵过多,可制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形网箱。切忌在箱底塑膜。  投放密度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与水质有关。如果水质清新、透明度大,溶氧高的水体可多放;反之,则少放。一般每平方米放0.5万-1万只蟹苗。要想使每公斤16万只的蟹苗经20-25天培育成每公斤3万只左右的幼蟹。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在8000-15000只/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10立方米大小的网箱可放养蟹苗1公斤左右,成活率达60%-90%。  分级培育  蟹苗在网箱里培育20天左右时,即蟹苗蜕皮2-3次,变为Ⅲ期幼蟹时,就应分箱,否则,会因箱内仔蟹拥挤而影响成活率。  饵料投喂  同水泥池培育仔蟹相似,蟹苗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淡水浮游动物为主,仔蟹以碎豆、麦麸、豆渣和嫩菜叶为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喂些小鱼、小虾、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并添加少量的骨粉、微量元素和蜕壳素。如能购到仔蟹专用颗粒饵料来投喂则更好,投喂量约为在箱仔蟹总重的15%左右,上午8-9时投1/3,傍晚投2/3,并视仔蟹吃食多少及时调节投喂量。   水质管理  幼体不仅具有趋流性[也称趋水流性。],而且有正负性。早期幼体趋流性更明显。所谓正负性,即蟹苗和仔蟹在流速小于一定数值时为正向趋流性;反之,在超过一定流速时,就顺流而下,随波逐流到一定距离即静卧在池底或再次逆水爬行。根据幼体和仔蟹的这种习性,网箱不能设在水流过大处。如果清晨发现大批蟹苗、仔蟹在网蟹边,或爬上网盖,甚至发现网底有死苗和仔蟹,就说明水中缺氧,必须立即在网箱冲水或用桨搅动水体,促使箱内水体交换而增氧,直至蟹苗或仔蟹沉入水中,活动正常为止。网箱内要经常保持溶氧4-5毫克/升。除网箱内放水草外,网箱上面也要设遮阳物,如放些水草或用芦席盖上,以防强光直射。  日常管理  网箱培育仔蟹,密度大,管理难,一是要有专人负责,要做到"四防":防风、防逃、防敌害、防缺氧。同时,要注意培育水温,特别是早期培育人繁苗,室外放网箱水域的水温同室内苗池的水温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就会大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