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大闸蟹池塘蓝藻危害的几种关键方法

  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大量繁殖时,一方面抑制了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阻碍了其它藻类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也阻隔了空气中的气体进入养殖水体,因而导致养殖水体中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严重不足,出现缺氧或者亚缺氧状态,引起河蟹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甚至死亡。  蓝藻大量死亡也会败坏水质,而且产生大量藻毒素、羟胺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直接危害河蟹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  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殖过程中发生了蓝藻,很难彻底将蓝藻清除,但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池中蓝藻量。  物理方法:面积较小的池塘,可于有风天气在池下风处捞除部分蓝藻。  化学方法:(1)降低池水PH值。可以采用有机酸和降碱灵降低池水的PH值到7—7.5。降低PH值应循序渐进,以防对河蟹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造成危害。(2)在晴天池塘的下风处,用适量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硫酸亚铁[蓝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合剂或络合铜制剂直接泼洒在池边的蓝藻藻团上,可以有效杀灭部分蓝藻(注意:药物泼洒面积不能超过池塘面积的1/4,泼洒当天池塘要注意增氧)。  生物方法:(1)放养部分鲢鳙鱼、螺蛳可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从而控制蓝藻繁殖,也可放养部分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罗非鱼可直接摄食利用蓝藻。(2)雨后对水体施用一定量的水质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并补充一定量的生物复合肥(500克/亩),可使水体中的有益藻类在短时间内恢复繁殖与生长,抑制蓝藻繁殖。在水质改良剂泼洒前3小时要进行增氧。(3)在养殖水体中移植一定量的风眼莲、满江红、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革命草。]等水生高等植物,通过高等水生植物控制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