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左右即将进入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指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阶段高温、高湿、多雨、少风,河蟹养殖也进入一个至关重要的管理期,如何安全度梅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现将梅雨季节的管理要点总结归纳,供大家参考。一、梅前准备1、消毒[消毒 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从六月五日开始,河蟹三壳陆续结束,许多朋友开始进行入梅[亦称“入霉”、“进梅”。]前的准备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消毒。由于目前大部分塘口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偏浑,藻类较少,因此建议大家选择生态消毒剂——至尊-99(蛭弧菌[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冻干粉),安全、高效、无**、不耗氧、不伤水、保质期长,抑菌防病效果极佳。2、补肥、调水①入梅之前水体肥度不足的,需及时补肥,特别要补充含碳、钙、铁、镁等元素的肥料—藻润+藻得力+神力碳②多使用乳酸菌、酵母菌调节稳定水体,使水色、水体透明度达到最佳。——生力菌+水产健胃酵母+活力源-肥水型(好润发酵菌)③水体浑浊的,需及时净水,防止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上脏。——速清、好水底毒净④入梅之前根据坂田水草生长情况适时撤网,稀疏养殖密度。水草长势差的,及时补肥壮草——草得力+神力碳3、改底河蟹前三壳往往集中于环沟内,局部密度很大,因此环沟底部往往会积累很多的残饵粪便及其它一些有机杂质,梅雨天极易发生底热、底臭、甚至底层[底层,subbing layer,是指能与片基黏附得很好、又能与感光层粘接得很牢的一种中间粘接层。]缺氧,因此入梅之前需彻底改良环沟底质。选择强**性增氧型底改——福底II/超能[《策略游戏 》是Silver Stack Solutions开发的一款不错的塔防游戏。]粒分解、**底部杂质。二、梅期管理1加强内服保健①梅雨季节由于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闷热、潮湿,河蟹饲料尤其是冰鲜鱼极易腐败变质而诱发肠炎。②梅雨季节水体及底层(返底)毒素含量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加重,同时消化功能被削弱。③连续阴雨天气,水体厌氧型致病菌含量增加,体质偏差的河蟹极易被感染因此梅雨季节要以保肝、防肠炎、强免疫为根本进行内服保健——好润黄金套餐(肠轻松+加乐福+好又多+好肝胆)2极端天气注重稳水抗应激①雨前、雨后及时抗应激——好运cc(颗粒vc,直达底部,更有利于底层养殖动物吸收)、康倍特(葡萄糖、vc)。②雨后使用好水底毒净稳定水质,防止水体变浑。3定期改底梅雨季节天气应选择福底II/超能粒定期改良底质,加速池底有机物**分解,减少耗氧,防止底黑、底臭、伊乐草烂根,上浮。梅雨季节应7-10天改底一次。4合理掌握蛭弧菌的使用频率正常蛭弧菌释放到水体后有效抑菌浓度能维持7天左右,因此梅雨季节建议7-10天使用一次至尊-99消毒、防病。三、出梅出梅之后气候趋于稳定,气温持续走高,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具体管理措施将在后续资料中详述)1强化河蟹营养。2高温期保草、防夹草。3稳定水质,防控蓝藻。
大闸蟹养殖户安全度梅管理技术要点
# 上一篇: 不走寻常路 卖螃蟹发大财
# 下一篇: 阳澄湖大闸蟹成蟹大水体网围或网栏养殖技术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