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预防河蟹性早熟

目前在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有20%~30%的河蟹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现象,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河蟹不再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规格一般在每只50~80克,商品价值极低;一旦遇到天气突变,可提前[指预计发生的事情在预计时间段之前提早发生。]进行生殖洄游,洄捕率低;如继续饲养,死亡率极高,一般可达到80%左右。严重影响了河蟹养殖效益。1、性成熟河蟹的特征是(1)性成熟河蟹的雌蟹腹部已成团脐,雄蟹交接器变成坚硬骨质化的管状体,螯足绒毛稠密,且颜色较深,交接器变成坚硬骨质化的管状体。(2)性成熟河蟹背部凹凸不平,颜色为墨绿色或青色。(3)性成熟河蟹在肝区上可看到有两条紫色条状物且有卵粒,或有两条白色块状物即精巢。2、形成性成熟河蟹的原因(1)投喂的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过精,特别是前期投喂动物性饵料过多,使生性贪食的河蟹动物性饵料摄入过多,体内营养过剩,导致河蟹性成熟提前。(2)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是作物在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即作物在某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与生物学零度之差的总和。]增加。由于养殖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小,水位浅,生长季节[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水温一直较高,水体积温过高,从而加速了河蟹性腺发育。(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不当,导致前期生长过快,性成熟提前。(4)水体盐度偏高,**河蟹性腺发育。(5)种质资源退化。随着养蟹规模的扩大,地区间引种的增多,南蟹北移、北蟹南移,加上人工繁殖长期不更新亲本,导致河蟹品种混杂、退化,生长缓慢,性成熟提前。3、预防措施(1)选用正宗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保持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2)科学投饵[ ...]。因水制宜,控制投饵量,特别要控制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养殖前期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3)适当加大池塘水深,生长季节一般要求达到1.8米以上,高温季节多换水,最好用河道、湖泊内的水,以降低水温。(4)养殖池内移栽覆盖率为50%左右的水草,以少阳光直射,降低河蟹生长的有效积温。(5)生长季节蟹池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光合细菌、溴氯海茵等药物,消毒水体,降低水体有机质浓度,促进河蟹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