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户水库围栏培育1龄蟹种技术

水库围栏[围栏即护栏。]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1龄蟹种是利用水库特有的大水面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饵料资源与大水体集约化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方式相结合的一项培育蟹种新技术,与池塘培育蟹种相比具有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大、品质优良、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比例低的优点,发展前景广阔。1、围栏水域的选择水域是进行围栏培育蟹种最基本的条件,不同的水域蟹种的生长速度、育成规格、饱满程度、性成熟率以及成活率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水域的选择十分重要。根据幼蟹的生物学特性,水域环境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水面开阔,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良好,pH值7.5~8.5,溶氧5mg/L以上,有微流水;②水面比较平静,风浪较小,远离入口和航道,来往船只少,环境安静;③长期水深保持在0.8~1.0m,水位落差小;④水底平坦,以软沙壤为佳,淤泥要少;⑤水生植物丰富,以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为主,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覆盖率达到70%以上,以便幼蟹栖息、隐蔽、摄食和脱壳[在一些计算机软件里有一段专门负责保护软件不被非法修改或反编译的程序。];⑥底栖动物以软体动物为主,小型鱼类和虾类资源相对丰富。2、蟹种围栏设施建设2.1围栏建设要求围栏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培育蟹种的成败,因此,围栏的建设要求牢固,防逃性能要好,同时还要经济实用。2.2围栏形状围栏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型、正方形或长方形,为了便于施工和生产管理,我们选择建设正方形围栏。但是为了防逃,围栏的四个角设计成圆弧形,以防止逃蟹。2.3围栏结构围网[围网作业是根据捕捞对象集群的特性,利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鱼群,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围拖等方式,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网囊,从而达到捕捞目的。]材料采用密目聚乙烯网布,网目为1.5~2.0mm,上端露出水面0.5m,加缝0.2m的钙塑板,下端缝制石龙,埋入泥中,围网的高度以常年平均水深为依据,围网制成后,围绕既定的养殖区,每隔2~3.0m插入一根毛竹作桩,将网布固定于毛竹上,四角再打桩固定,即可建成培育蟹种围栏。3、幼蟹放养前的准备工作3.1清除敌害天然水域围成的围网区内往往有乌鳢、鳜鱼、鲶鱼和蛙类等凶猛肉食性鱼类,影响蟹种的生长、摄食、脱壳和栖息,它们往往摄食正处于脱壳期的幼蟹,严重地影响了蟹种的成活率。因此在放种前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用7.5mg/L的巴豆或者用200kg/亩的生石灰化浆后全区泼洒,彻底清除敌害。3.2检修围栏河蟹养殖生产防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特别是幼蟹刚投放[投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tóu fàng,是指用甩、撒的办法放置。]到一个新的水域,由于不适应新环境,逃蟹特别严重。因此在蟹种投放前要认真地检查围栏设施,发现有网具破损之处应立即进行修补,防止逃蟹。3.3补充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由于幼蟹放养前用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和清除敌害,使得养殖围栏内的小型鱼类、虾类和底栖动物大量减少,因此在蟹种投放前要补充浮萍、小型鱼类、虾类、螺类等天然饵料,以利于幼蟹的摄食和生长。4、幼蟹的投放4.1对购入幼蟹的质量要求放养的幼蟹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围栏培育1龄蟹种的产量和效益,因此要严格把关。选择以长江天然蟹苗培育成的幼蟹或长江水系亲蟹繁苗培育成的幼蟹为佳。其次,要求选择的幼蟹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爬行活跃。再次,注意防止投放性成熟蟹和老头蟹。4.2投放时间在常规的养殖方式下,蟹苗经过80~90天的培育后规格就可以达到5g/只,三月份的早繁苗当年就可以养成100g/只的成蟹。因此,作为为大水面培育大规格的1龄蟹种,为防止蟹种规格过大和性早熟,应尽量缩短幼蟹的生长期,推迟购入幼蟹的时间,最好在6月中下旬购入V期幼蟹进行投放。4.3投放规格与放养量幼蟹的放养规格和放养量与养殖模式、饲养管理水平和要求达到的1龄蟹种的规格和产量差系密切,为满足水库围栏养蟹需要的大规格优质蟹种的要求,最好选择投放V期幼蟹,投放规格为5000只/kg,投放密度为4500只/亩。4.4投放方法幼蟹投放前要进行药物消毒,具体做法为采用广谱抗菌新药蟹宁,将其配置成浓度为1~2ppm的水溶液,运到的幼蟹首先进行药浴,时间为5分钟。消毒后的幼蟹选择蟹种围栏中水草和饵料丰盛处,连同包装袋一同沉入水中浸泡2~3分钟,冲去泡沫,取出放置5分钟后,再放入水中浸泡2~3分钟,待幼蟹吸足水分后再打开包装,让幼蟹自行爬入水草中。5、饲养管理5.1饵料投喂5.1.1饵料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喜食水草和商品饲料,但更偏爱动物性饲料。其植物性饵料主要有天然的各类水草、菜饼、豆饼、玉米、小麦、土豆、南瓜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鱼、小虾、螺、蚬、蚌等,也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我们主要以天然的水草和螺蛳为主,同时前期辅助性地投喂部分小鱼和玉米、麦子等。5.1.2投喂技术由于幼蟹的活动能力相对成蟹要弱,特别是刚投放的幼蟹经过长途运输,体质较弱,因此前期幼蟹的投喂要采取定点投喂与分散投喂相结合的方法;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日饵量为蟹种重量的3%~6%,以次日上午基本吃完为原则,在投喂小鱼时,前期要将小鱼剁碎,后期将其切成两段投喂,螺蛳要砸碎:投喂小麦、玉米等谷物时事先煮熟或者充分浸泡再进行投喂。为控制蟹种营养的过分积累,防止其性早熟,在经过一个月的投喂后,便停止人工投喂,让其自行摄食围栏内的天然饵料。5.2日常管理蟹种的日常管理要认真细致,坚持做好四查、四勤、四定和四防工作。5.2.1四查四查是查蟹种的摄食情况,查水质、查生长、查防逃设施。在围栏养殖河蟹工作中,防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在幼蟹的投放初期更应注意防逃工作,每周检查一次围网,发现漏洞应立即修补,在暴雨、大风及汛期更应日夜巡查,必要时加高和加固拦网设施。5.2.2四勤勤除杂草、勤巡塘、勤做清洁卫生工作、勤做工作记录。5.2.3四定日常投饵要坚持四定的原则,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5.2.4四防防敌害生物侵袭、防水质恶化、防蟹种逃逸、防止偷盗行为,特别是要防止敌害生物的危害,经常检查围栏区内有无水老鼠、青蛙、水蛇等对河蟹危害较大的天敌进入,一但发现要马上消灭。5.3水质管理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水草茂盛、微碱性水域中。大水面围栏养蟹使得蟹种围栏和外荡水体经常保持了微流水状态,因此水质条件有充分的保证,但要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要经常检查食场,不断捞除残饵、烂草和死亡的幼蟹,防止疾病蔓延和败坏水质,经常清理围网内的杂物和浮沫,以防堵塞网目,影响围栏内外的水体交换。5.4幼蟹脱壳期的管理在幼蟹的集中脱壳期要保持环境安静,禁止使用机动船,巡视时要尽量减少响动,以免惊扰幼蟹脱壳。禁止打捞围栏区的水草,保证河蟹有优良的脱壳环境;同时还要增投优质饲料,增加未脱壳和已脱壳幼蟹的能量,以趋向集中脱壳;还要适当泼洒生石灰,用量为每次每亩10~15kg,以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同时改善水质。5.5病害防治由于水库自然环境优良,天然生物饵料丰富;另一方面从围栏的选址、蟹种的选购、菌种投放的方法和密度、饲料的投喂、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都严格把关;同时每一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水,用量为10~15kg/亩,不但能预防蟹病,还可以补充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以利于蟹种的生长。因此,水库围栏培育蟹种基本上可以杜绝蟹病的发生。6、蟹种的捕捞当年投放的幼蟹生长至9月底平均规格可以达到10g左右,10月份就可以进行捕捞。一般采用地笼进行捕捞,在围栏区内投放多条地笼,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各收获一次,捕出的蟹种可马上销售,也可以进行暂养。暂养最好用土池,暂养密度为500kg/亩。对于建在成蟹养殖大围栏内,为养殖成蟹直接配套的蟹种可以不用捕捞,待来年5月份,大围栏内水草生长起来后再进行捕捞,或直接拆除蟹种围栏,让其自行进入大围栏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