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烂尾[烂尾是指由烂尾楼引申而来,指事物或事件中途夭折或草草收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几丁质[壳多糖(chitin)又称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伤口而导致,在虾类养殖过程中,小龙虾受伤的几率也较高,无论是捕捞还是喂食都会引起小龙虾受伤。下面就小龙虾烂尾病的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和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给大家做下简单介绍。

虾类疾病的防治,小龙虾烂尾病的防治方法

  小龙虾烂尾病的症状:

  感染初期病虾的尾部[ ...]有水泡,导致尾部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残缺不全,解释为残破、缺少,很不完整。],随着病情的恶化,尾部的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被吞噬。

小龙虾烂尾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小龙虾烂尾病的防治方法:

  (1)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投均匀,防止虾因饵料不足,相互争食或残杀。

  (2)发现小龙虾烂尾病出现后,用每立方米水体用15~20克的茶粕浸泡液全池泼洒;或每亩用5~6公斤的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全池泼洒。

  以上就是小龙虾烂尾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仅供参考。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虾类的问答知识,请查看:http://wenda.1866.tv/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