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于5月9日接到江苏金湖县[金湖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因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湖环绕,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定名:“金湖”,象征资源丰富,日出斗金。]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养殖户施老板求助电话,称近期内小龙虾发病率非常高,无论池塘、稻田还是藕塘养殖的小龙虾均大面积发病,亩死亡量高者达3斤,损失惨重。 根据现场调查了解,笔者初步判定是底质恶化,夜间缺氧,致硫化氢[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升高中毒 [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导致的死亡(水质检测也支持此推断)。 发病小龙虾体表与中毒症状相符,体内无病原(鳃部或有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并非致死原因),而且大部分胃磨、肠道内均有食物,表明发病之前摄食正常,系夜间中毒上草或伏于草底。 时值5月上旬,温度突升,且昼夜温差较大。发病严重的池塘死亡青苔、水草较多沉积于池塘底部,在酸性底质条件下,缺氧的后半夜硫化氢悄然升高(水底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低于0.16ppm时,Eh较低),致小龙虾中毒。 养殖户之前使用了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解毒类产品、VC、VE、补钙、蛭弧菌等药物并无对症治疗,有鉴于此,笔者给养殖户制定了解决方案:以速效增氧底改产品(同时提高Eh)治标,生物分解底改产品治本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第二天新增死亡量大幅下降,并恢复吃料。 根据个人积累,每年5月份均有类似情况发生,包括蟹塘上岸,均系温度升高、池底沉积物分解骤升导致的缺氧所致,本质并无不同。每个养殖单元都是一个生态系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物理、化学以及生化的变化,有害的变化必然导致系统失衡,引发养殖动物的疾病。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