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春季草鱼怎样防病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草鱼六月七月用什么药预防病最好(草鱼六月份容易得什么病)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草鱼六月七月用什么药预防病最好
草鱼烂鳃治疗: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20~30公斤,或漂白粉1公斤,全池泼洒;原生动物引起的烂鳃病,每0.067公顷用硫酸铜1.5公斤和硫酸亚铁0.5公斤混合泼洒;中华鲺引起的烂鳃病,每0.067公顷用晶体敌百虫100~150克,兑水全。
草鱼烂嘴和烂鳃怎么防治
肠炎、烂鳃、赤皮病:⑴发现草鱼种因患“三病”有一定的死亡数量后,应立即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或不喂精饲料,也不投喂青饲料。停料3-5天以后,投少量拌有肠炎烂鳃灵的青饲料,以后慢慢增大青饲料的投喂量。待鱼病缓解后,再投喂少量的精饲料。⑵将每亩5公斤大黄干燥片(粉碎),用浓度0.4%的氨水浸泡14小时以上,全池泼洒,连用3天。⑶用纯度99%的卡那霉素粉剂0.5克粘附1公斤芜萍,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左右,连用1周。注意:在草鱼种患“三病”较严重时,忌用含氯药物如漂白粉、二**氯等。否则,会造成患病鱼种的大批死亡。
草鱼怎样驱虫
现在驱杀草鱼绦虫的办法很多,象达唑类、吡喹酮等都可以。但单一使用外用药效果肯定不行
怎样养草鱼才能长得快
草鱼有病了怎么办?
先要观察,鱼得的是什么病?再对症下药
观赏鱼常见病与疑难病对策
白 点 病
初期鱼体出现数粒小白点,末期则全身布满白点,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至严重时,则药石罔效。 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每10加仑水 4~8cc, 无底砂配合过滤系统之容器,药量宜减为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或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中,亦可治愈。(成虫杀除难,但仔虫杀除容易,故维持水中有效药剂约7~20天左右,即可完全扑灭)
黑 点 病
病鱼头部可见长形的浅黄色孢囊,其孢囊成熟时,呈黑色,即摇尾幼虫与后囊幼虫,它们亦侵袭鱼体眼睛、肌肉、血管、鳃、内脏器官,若于眼睛的水晶体部位发现不透明的斑块,则有可能受到感染 此病不具传染性,但是会伤害肌肉组织及使眼睛受到或失明,严重时可致死,目前并无药可愈,仅可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将虫挑除
水 霉 菌 病
受伤的表皮产生毛状、丝状菌丝,肉眼所见丝状物即为已死的霉菌尸体,活的霉菌则寄生在皮肤及肌肉上。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或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盘尼西林水溶液中,亦具效果。(受伤、搬运捞捕鱼儿宜做预防措施)
烂 嘴 病
鱼儿的嘴及颊部覆盖白色附着物,鳍、鳃、口部最易感染。此病传染力甚强,发病后数天,鱼箱中的鱼儿可能全灭。 可采用跟水霉菌病相同的治疗法,或早一点涂抹多聚氰就有效。(若短时间内无法痊愈,每易造成抗药性细菌,故使用药剂时宜核对水量及用药量,以正确治疗)
烂 尾 烂 鳍 病
水质受到污染,或被其它的鱼儿咬伤,伤口受到感染,鱼鳍一开始变白,恶化则会腐烂死亡。 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呋喃西林、绿F金或使用薄的食盐水饲养。
鳃吸虫寄生症
呼吸较急促,鳃盖大开,鳃丝有肿胀与白化现象,不喜欢游动,有时具有使水箱鱼儿全灭的传染力。 利用福尔马林溶剂,进行长期或短期药浴,因成虫扑灭容易,但虫卵杀灭困难,会在三天后陆续孵出,可在水中保持万用水、甲基蓝药水有效成份3~5天,杀灭幼虫。
松 果 状 鳞 肿(竖鳞病)
鱼体发肿,鱼鳞竖起,状似松果,致病原因不明。 可在得病初期,每10公升的水加入0.1gr的氯霉素,或每10公升的水加入3万单位的呋喃西林溶液。
口丝虫感染症
皮肤出现整片云状物灰色黏液的感染现象,大量口丝虫寄生时,体表会出现一块一块破皮的血斑,鱼鳍不张开,并且磨擦植物
怎么预防草鱼生病
草鱼常见病防治:
1,草鱼出血病:这是病毒性鱼病。鱼体表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皮下和肌肉有出血,口腔、下腭、头顶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充血。 主要症状是:体表、鳃盖、肌肉、肠道充血,其症状有时同时出现,有时仅出现1-2种症状,死亡率极高。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内服中草药制剂效果明显。使用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效果显著;用灭活疫苗对鱼种注射,可预防。
2, 草鱼烂鳃病:细菌性疾病,各种规格草鱼都容易发生。如果水体氨氮、硫化氢等超标,则需使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其浓度降低之后再施药;可按照每米水深泼洒8%二**氯150克/亩、8%溴氯海因250克/亩、10%聚维酮碘250克/亩等方法,并结合每千克饲料添加维生素C1克、大蒜素1克、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2克的方法进行治疗。
3,草鱼肠炎病:细菌性疾病,各种规格草鱼都易发生。泼洒消毒剂以及内服大蒜素、抗生素等药物有效;防治方法:每50公斤饲料加痢特灵10~15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投喂5~6天。
草鱼什么季节吃食
一年四季都吃,看你怎么钓了
钓草鱼最深水位几米
钓草鱼最深水位最好不超过4米。
确定一个钓点后,应坚持经常在此多撒诱饵,让鱼群常游到定点水域“开饭”觅食,形成习惯。定点撒诱饵水域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面积不要太大。
不要常变位,变动钓点越多越频繁,得鱼就越少,甚至钓不上鱼。当然变动诱饵可以,今天撤鸡鸭猪内脏荤腥饵,明天投鱼虾、昆虫、蚯蚓荤腥饵或素饵,千万不要频繁换位,坚持耐心守点甩钓,不久将有鱼群人“窝”吃饵上钩。
钓鱼水温:
暖水性鱼类在水温30℃-50℃时食欲最旺盛,生长繁殖的速度也最快;当水温降至20℃以下时,便会食欲减退、行动迟缓;水温降至15℃以下就会死亡。
温水性鱼类最适宜在水温15℃-30℃之间生活;水温30℃以上时便避入凉爽的水域(一般都是深水区);水温40℃以上会致使温水性鱼类的大面积死亡;
在水温10℃以下时,这种鱼会食欲减退、停止生长;当水温降至4℃以下时,它们中的多数就会停食冬眠。因此钓取温水性鱼类的最佳水温应该是在15℃-30℃之间。
怎么预防草鱼生病
草鱼常见病防治: 1,草鱼出血病:这是病毒性鱼病。鱼体表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皮下和肌肉有出血,口腔、下腭、头顶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充血。 主要症状是:体表、鳃盖、肌肉、肠道充血,其症状有时同时出现,有时仅出现1-2种症状,死亡率极高。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内服中草药制剂效果明显。使用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效果显著;用灭活疫苗对鱼种注射,可预防。 2, 草鱼烂鳃病:细菌性疾病,各种规格草鱼都容易发生。如果水体氨氮、硫化氢等超标,则需使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其浓度降低之后再施药;可按照每米水深泼洒8%二**氯150克/亩、8%溴氯海因250克/亩、10%聚维酮碘250克/亩等方法,并结合每千克饲料添加维生素C1克、大蒜素1克、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2克的方法进行治疗。 3,草鱼肠炎病:细菌性疾病,各种规格草鱼都易发生。泼洒消毒剂以及内服大蒜素、抗生素等药物有效;防治方法:每50公斤饲料加痢特灵10~15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投喂5~6天。草鱼现在这个季节应该预防什么病虫害
一般草鱼的常见病有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以及赤皮病这三种病。各种规格的草鱼都可发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居草鱼疾病之首,为了有效做好这三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具体介绍如下:一、病原: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
二、流行规律:流行季节在4-10月份,其中有两个发病高峰,4-6月份主要危害1-2龄草鱼,8-10月份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一般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水温25℃-30℃时为流行高峰期。在池水和池底淤泥中大量存在。当水质和鱼体健康状况良好时它们不能形成优势种群,不能感染鱼类,引发鱼病。当大量投喂劣质饵料,水质恶化或其他原因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它们便大量繁殖,侵入鱼体,从而引发疾病。病原菌可随病鱼的粪便或尸体大量排到水中,污染饵料,在经口感染其他鱼,从而形成草鱼“三病”的大规模暴发。
三、主要症状:病鱼无力地离群独游,头部发黑,鳃盖有半透明小孔,严重时鳃盖烂穿,鳃丝肿胀充血发炎,腐烂带有淤泥,腹部充血发红,鳞片松动脱落,*门红肿突出,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解剖可见肠内无食物,肠壁充血发炎成紫红色,肝脏土黄色。
四、病因分析:草鱼“三病”的第一次发病高峰在4-6月份,这时正值春夏之交,白天气温高于水温,随着气温的上升,表层水温逐渐上升,密度逐渐下降;晚上气温低于水温,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表层水温也逐渐下降,密度逐渐增大,导致表层水体密度大于底层水体,从而引起上下水体的对流,底部淤泥中的大量病原菌被带到整个水体,增加了养殖鱼类与病原菌接触的机会,最后导致鱼病的发生。草鱼“三病”的第二次发病高峰在8-10月份,正值夏秋之交,水温和气温的变化情况与春夏之交时一样,所以同样会造成水体的对流,引起鱼病的发生。此外这时经过几个月的养殖,池底积累了大量的残渣剩饵和死亡生物及鱼类的残骸,水质也严重恶化,也容易造成病原菌在水体中的大量繁殖,最后引发鱼病。
五、防治措施:做好池塘环卫工作,保持良好养殖环境,对于池塘环境条件,尤其是底质的改善,还可以采取在池塘中施放生石灰的方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