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本地塘鲺鱼苗批发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修建塘角鱼养殖池?(塘角鱼池的建造)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修建塘角鱼养殖池?

如何修建塘角鱼养殖池?

养殖塘角鱼的池子面积一般在333-1333平方米,水深1.2-1.8m,池周围要用砖石砌筑牢固,并用水泥砂浆抹面以防渗漏,在池塘对角位置分别设置进排水口,并设置拦鱼栅,进水口最好用水管延伸至离岸1m以外的塘中。塘角鱼池最好种养少量水葫芦或搭建遮荫棚,其面积约有3-5平方米即可。此外,因本地塘角鱼性喜阴暗,故应在塘中放置瓦筒、竹筒或用石棉瓦(距塘底20cm)搭几个鱼洞供塘角鱼栖息和遮荫,但不要把竹枝、松树*等物(有的人为防盗而设)丢入塘中,以免影响鱼的正常活动。

塘鲺鱼要养殖多长时间

塘虱鱼的生长最适宜于20℃--30℃温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养殖季节,这段时间可养2--3批鱼。

塘虱鱼贪食,常饱食后潜伏于池底的阴暗处不动。因此其生长快、产量高、生产周期短。在中国南方每年可养2~3季,在池塘条件下养殖,经4~5个月饲养,当年鱼苗一般可长到0.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2公斤以上,亩产可达5000公斤。

对于上年越冬鱼种,普遍可长到1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公斤以上。胡子鲶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食量大,日食量为自身体重的5~8%,最大可达15%以上,如投饲过量,会产生摄食过多而胀死现象。

胡子鲶耐饥能力强,鱼种或亲鱼在人工越冬期间,4~5个月不投饲也不会死亡,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开始正常摄食,温度在20~35℃时摄食旺盛。

扩展资料:养殖塘鲺鱼的日常管理;

1、藕鱼兼顾,合理调节水位,平时大池水位保持30~50cm,过深水位不利于藕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2、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藕病虫害,粉剂宜在有露水的早晨施用,水刺尽量洒在藕茎叶面上,避免直接落入水中,施药时最好把鱼赶入鱼沟、鱼坑内。

3、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塘鲺

鱼吃蚯蚓吗?????

请问这种扁扁的鱼叫什么

鳐鱼是多种扁体软骨鱼的统称。分布于全世界大部分水区,从热带到近北极水域,从浅海到2700米以下的深水处。共9属,分3科。鳐鱼体呈圆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有些种类具有尖吻,由颅部突出的喙软骨形成。体单色或具有花纹,多数种类脊部有硬刺或棘状结构,有些尾部内有发电能力不强的发电器官。就现在所知,全部鳐类鱼均为卵生,其卵又称“美人鱼的荷包”,常见于海滩,长方形,有革质壳保护。

扁平鱼,别称为银鲳、平鱼等,鲳亚目鲳科动物。分布于中国江浙一带,系名贵的海产食用鱼类之一,肉质细嫩且刺少。

扁鱼体形侧偏,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食道侧囊内具有乳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背鳍与臀鳍同形,稍长,无腹鳍,鳍刺很短,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披细小的园鳞,颜色银白。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东海与南海较多。主要渔场有黄海南部的吕泗渔场,可形成较大的渔汛。产季:渔期自南往北逐渐推迟,广东及海南岛西部渔场为3~5月份;闽南渔场4~8月份。

扁鱼当然也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鱼啦,这种鱼类是属于鲳亚目鲳科鱼类。整体的体型侧偏。呈卵圆形,银灰色。头偏小,唇部圆形,头跟胸相连,口和眼睛都是属于比较小的。这种鱼是属于近海暖温中下层的鱼类,平时都是栖息在潮流缓慢水深5米到100米的水域当中,不甚活跃,喜欢在阴处成群。这种鱼类在每个地方叫法都不一样,有平鱼,白鲳,车片鱼,鲳鱼,镜鱼,白仑,扁鱼。

扁鱼是什么鱼?“扁鱼”应该是叫“鳊(bian)鱼”吧,比如毛爷爷最喜欢吃的武昌鱼,就是鳊鱼中的一种。

准备:素扁鱼1条(约重一斤),生姜、葱、食盐、酱油、番茄果醋、白糖、植物油各适量。

步骤:

1、素扁鱼放在热油锅里面两煎至金黄色。

2、锅内放少许熟油,油热放入适量生姜末、葱花,略煸炒,加入酱油、清水少许、盖上盖焖一下。

3、焖至卤汁将干,放些白糖和番茄果醋。将鱼翻个身,等卤汁稍收干即成。

特点:色红,味浓,鲜嫩。功用为调胃气,助消化,散寒散表,止呕行水。用于胃寒不和、风寒感冒、消化不良、呕吐等症。

怎么养埃及塘角鱼,要注意 那些事项

1,亲鱼池:亲鱼池用普通鱼池,面积1~2亩,水深1.5米为宜。池底平坦,便于捕捞,水源良好,排灌方便。亲鱼下池前要清池消毒,并检查池底和堤埂有无漏洞,以防鱼逃。

2,放养密度:每亩放养亲鱼150~250千克(100~150组)为宜。亲鱼放养密度视水质而异,密度太大影响性腺发育。

3,饲料和日常管理:饲料以花生饼、豆饼为主,辅以鱼粉、蚕蛹、蝇蛆、鲜鱼肉或废弃动物下脚料等。在进入生育期的前一个月,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以促进性腺发育。投饲量每天按体重的10%~15%投喂,分上、下午两次投喂。每星期应注新水1~2次,每次2~3小时。

5,亲鱼越冬:埃及胡子鲶系热带性鱼类,对低温的忍耐能力高于罗非鱼,水温降至10~15℃,开始进入越冬期。利用**热水、温泉水、防空洞、土建**温室或工厂余热水均可供安全越冬。

扩展资料

埃及塘角鱼食性:埃及长须鲶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食。贪吃,既吃植物饲料,又喜欢吃动物饲料,而且生长速度快,吃动物饲料一样快。

在天然水域,它们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蚯蚓和底栖生物为食。人工养殖,可饲喂野生鱼类、蚕蛹、蝇蛆、贻贝肉、屠宰场废弃物等,也可饲喂人工复合饲料,如麦麸、面粉、豆饼等,或将这些饲料制成膨化球团饲料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埃及胡子鲶

塘鲺的繁殖

胡子鲶性腺发育属非同步多次产卵类型,繁殖能力强,性成熟年龄为10~12月龄。一般一年可繁殖3~4次。胡子鲶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9月,少数亲鱼产卵期可延至10月底结束,其繁殖盛期为5~7月。8月以后,由于卵巢退化或遇高温繁殖能力则减退。11~12月,生殖腺处于退化阶段。繁殖适宜水温为22~32℃,最佳为27~32℃。低于20℃或高于32℃时,产卵活动受抑制,18℃时基本不产卵。当水温升到20℃以上时,成熟的雌雄鱼**追逐,雄鱼排精,雌鱼产出碧绿色的粘性卵于附着物上,其产卵习性,近似于鲤、鲫鱼。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有关,体重0.25~0.5公斤重的胡子鲶的产卵数为1.5~6.5万粒,体重0.75~1.25公斤的雌鱼怀卵量为11.3~17.8万粒。亲鱼繁殖培育农家养殖塘鲺鱼最好自繁、自育、自养。亲鱼的培育,是搞好人工繁殖的首要工作。 池塘条件。亲鱼池面积一般为35~350平方米,水深1.0~1.5米,池底不必铺水泥,但须向排水处倾斜,以便清池时能将池水全部排出。可在池角或池壁作数个涵洞,或在池中沉设土管或塑料胶管,以利排水捕捉。池塘种植一半水面的水浮莲、浮萍等,以防盛夏水温过高并使水中保持适当暗度,安静塘鲺鱼的生活环境。 亲鱼选择。塘鲺鱼雌鱼成熟期一般为1年,雄鱼1.5年。因此宜选择1.5~2.0龄、体型较大、体质健壮、体重200克左右、无伤无病的亲鱼。有条件的最好雌雄分开培育,在产卵前3~4个月置于亲鱼池饲养。 放养与管理。亲鱼放养密度一般为50尾左右/平方米。投喂小杂鱼虾,鸡、鸭、鱼等动物内脏,以及米糠、麦麸、豆饼、花生饼等。动物性饲料绞碎后混合植物性饲料与维他E、矿物微量元素等揉成团状投喂。日投饲量视水质、气候的变化而不同,一般为池鱼体重的3%~5%,但水质恶化或水温降低时必须减少或停止。 苗种培育 池塘条件 苗种池一般为20~100平方米的土池,池四周用沙龙网或塑胶板密围以防敌害侵入,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收获时能完全排干。放苗前须将池底晒干后泛入新水,水深20~30厘米,池底置放长约15厘米的小塑胶管让其躲藏休息,池水种植不超过总面积的1/2的水浮莲、浮萍等。 鱼苗放养孵化池框网中的鱼苗到第4天开始摄食后即可放入苗种池饲养。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平方米。初期鱼苗饵料以轮虫、水蚤等最佳。 饲养为满足鱼苗初期饵料,在鱼苗放养前15天,可选择另池培育水蚤。其方法是:将池水排干、暴晒,然后放入石灰水与厩肥等,将水放入,水深约60厘米。约2周可使蚤属大量繁殖。当鱼苗下池后开始摄食的1~2天,可用手抄网在培育池采集水蚤等浮游生物投喂鱼苗。约第8天开始可增加以丝蚯蚓与切碎的虾、贝肉等。30天以后可投喂猪血、下杂鱼酱、切碎的动物内脏并参些米糠、麦麸、豆粉等植物性饲料。到第40天,体长3~5 厘米即可作为鱼种出售或转入成鱼池养殖。

鲶鱼吃什么食物

鲶鱼是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

扩展资料:

鲶鱼功效:

鲶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对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有较好的食疗作用。鲶鱼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

文献记载:中国自古就有食用鲶鱼的记载。《食经》:“主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南北朝·陶弘景:“鲇鱼肉不可合鹿肉食,令人筋甲缩。”宋·苏颂:“鲇鱼肉不可合牛肝食,令人患风,噎涎,不可合野猪肉食,令人吐泻。”《本草纲目》:“鲶鱼反荆芥。”《随息居饮食谱》:“鲶鱼,甘温,微毒。痔血、*痛,不宜多食。余病悉忌。”

参考资料:鲶鱼(鱼类名称)_百度百科

一千只塘角鱼一天喂多少饲料?

塘角鱼,又称本地胡子鲶。养殖塘角鱼具有投资少、技术简便的特点,而且塘角鱼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现将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条件。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池底的淤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管、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高密度精养池塘还应安装增氧设备。 (二)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暴晒3--5天,经过简单修整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0.067公顷用量为50--7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3天后注入新水50--60厘米,此时,为了培育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便为鱼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需要向水中施入畜禽粪便,每0.067公顷用量为200--300公斤。 (三)养殖模式。塘角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在低氧水体里正常生活,因此采用池塘高密度单养的模式非常适宜。投放的鱼种个体适宜在6.5厘米以上,以避免种内残杀。每0.067公顷放养3万--4万尾,同批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  (四)饲养管理   1.投喂技术。投喂要遵循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塘角鱼食性偏向动物性,特别喜食新鲜动物饵料,活饵投喂效果更佳。投喂饲料应从投放鱼种后的第3天起,以活饵或新鲜动物内脏为主,如蝇蛆、水蚯蚓等活饵消毒后可直接投喂。动物内脏需要清洗干净,用绞肉机绞成肉泥拌入面粉制成团糊状投喂。每天投喂3次,持续1个月。此后即可转入到投喂颗粒饲料阶段。投喂的饲料一定要保持新鲜,蛋白质含量在25%--30%,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5%--8%,可视天气变化、鱼的吃食情况而酌情增减,以后每15天调整一次投饵量。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9时,下午3--4时。   2.水质管理。要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每隔3--5天,向池塘注入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每个月用生石灰浆泼洒2次。每次用量为每0.067公顷10--15公斤,以改善水质,防止鱼病发生。   (五)常见鱼病的防治。塘角鱼的抗病力强,但应及早防病,除对池塘进行严格消毒外,在鱼种下塘前应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   人工养殖条件下常见鱼病有:(1)水霉病。此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鱼种下塘后,由于捕捞、运输等造成鱼体碰伤而感染水霉病,病鱼急燥不安,运动失常,皮肤黏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衰竭而死。防治方法:每0.067公顷1米水深用五倍子1.5--2.5公斤磨碎煮汁带渣全池泼洒。(2)肠炎病。此病是由于饲养时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或投喂不卫生的动物内脏而引起的。病鱼体色发黑,腹腔因积水而明显膨大,肠壁充血发炎显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流出。防治方法:每50公斤鱼每日用大蒜头250克、食盐100克捣碎拌料投喂,连续5日即可。或每50公斤鱼用“肠炎灵”5克,拌入0.5公斤面粉后加温水制成浆糊状,然后均匀拌料投喂3--5天

养殖的塘鲺鱼病怎样防治?

1、病原多种指环虫。指环虫身体能伸缩,呈灰白色,如发丝大小,肉眼可见。2、症状指环虫寄生于塘虱鱼鳃上,大量寄生时病鱼鳃片粘液增多,全部或部分呈苍白色,鳃部浮肿,鳃丝肿胀,呼吸困难。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活动异常,常头朝上、尾朝下垂直悬浮于水面,俗称“吊颈”,不摄食,很快就成批死亡。3、流行指环虫病在塘虱鱼苗种培育过程中经常发生,常引起大批死亡。虫体适宜繁殖水温为20~25℃,鱼种越冬期间和春季培育时较为常见。4、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20克高锰酸钾化水浸洗鱼种15~30分钟。(2)每立方米水体用0.5~0.6克晶体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3)每立方米水体用0.15毫升指环杀星兑水全池泼洒。

塘角鱼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