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淡水鱼培养鱼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鳊鱼的市场前景好,鳊鱼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鳊鱼的养殖技术及发展现状)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鳊鱼的市场前景好,鳊鱼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鳊鱼就是我们常说的武昌鱼,属于河鱼的一种,以头小身宽而得名。鳊鱼肉类富含蛋白质和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营养价值非常高。《本草纲目》记载:“鳊鱼,味美如牛羊,可调脾胃以补五脏。”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多吃鳊鱼帮助消化。那么今天的价格是多少鳊鱼一斤?水产养殖有哪些注意事项鳊鱼?我们和惠农一起看看吧。
最新价格鳊鱼: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4.5元/公斤鱿鱼;天津市宁河县鱿鱼10元/斤;重庆市铜梁区池塘,重庆鳊鱼10元/kg;上海青浦区池塘鳊鱼5.2元/kg;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池塘鳊鱼12元/kg;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武昌鱼15元/公斤;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武昌鱼5.45元/公斤;重庆潼南县武昌鱼8元/公斤,重庆等。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1、使用劣质饲料
许多农民在饲养时不太注意饲料的质量。如果饲料变质,鳊鱼进食后会被感染,影响其余的健康鳊鱼,导致大规模感染鳊鱼。建议农民仔细检查自己喂的饲料,如果发霉就不能再用了。
2.过度使用药物
如今,鳊鱼是一个优秀的品种。许多养猪户会使用药物来增强他们的耐药性。但如果鳊鱼接触药物,会有不良反应。因此,农民在实际使用时,必须控制剂量,以达到防治的效果。关于剂量,每种药物的标准是不同的,包装上或包装内都有说明,农民应该参考使用说明。
3.疾病解决后,没有持续护理
很多农民治病后不重视,不重视后续的护理工作。疾病控制后,鳊鱼仍处于虚弱期,水中的病菌尚未完全清除。如果忽视护理,疾病会重新出现,当这些疾病再次发生时,往往会更加难以控制。
4.未能做好水质控制
鳊鱼适应性强,很多农民对水质的控制往往不够严格。如果水质恶化,鳊鱼长不好,容易生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农民平时要做好水质控制工作。建议你在水中放一些设备,实时监测水质。一旦发现低于标准,应立即进行监管。
淡水鱼养什么鱼效益好
丰产鲫丰产鲫是华南师范大学鱼类研究室采用鱼类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的一个全雌性的鲫鱼新品种,它具有生产速度快、体型美、适应性强、肉质鲜嫩和不会在鱼塘中自然产卵造成鱼仔满塘等优点。丰产鲫鱼种当年进行池塘混养或主养,到年底均重可达400克以上,生产速度和群体产量均优于普通鲫鱼25%以上。丰产鲫的养殖同其它鲫鱼的养殖条件基本相同,对池塘环境的要求不高,食性广,病害少,抗逆性强。2.加州鲈加州鲈鱼原名大口黑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易起捕、适温较广的名贵肉食性鱼类。现通过引种,已广泛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等淡水水域,尤其在五大湖,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加州鲈鱼也被引到英国、法国、南非、巴西、菲律宾等国家。我国台湾省于70年代引进,现已繁殖了几代。广东深圳、惠阳、佛山等地也于1983年引进加州鲈鱼苗,并于1985年相继人工繁殖成功。繁殖的鱼苗已被引种到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养殖,而且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加州鲈鱼经试养,可在池塘中与家鱼混养或单养,也可在清水塘中精养。由于其肉质坚实,肉味清香,加上活体上市,在酒楼饭店水族箱中还可让就餐者观赏挑选,故为本地鲈鱼和鳜鱼所不及,可谓是鱼中上品,十分畅销,价格也就较高。另外,加州鲈鱼可供游客垂钓,所以受到世界各地广大游钓者的喜爱,这无疑对发展游钓渔业,吸引游客观光,增加经济收入是十分有利的。 加州鲈鱼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能长到0.5公斤,达到上市规格。一周龄的鱼就性成熟,即可繁殖,无论在池中单养或鱼塘中混养,都能有效地控制鱼塘中野杂鱼虾和罗非鱼的过度繁殖,可谓一举多得,所以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3.丁桂 欧洲丁桂广泛分布在欧洲各大内陆河流、湖泊,以捷克、匈牙利、西班牙居多。她以其特有的绿、黄、蓝、白四种表现色的体表和细嫩的肉质、鲜美的味道、极高的营养价值,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欧洲消费者的青睐,是欧洲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又是重要的游钓鱼、观赏鱼。湖北省国外名优鱼类基地和武汉亚太渔业公司于一九九八年五月首次从捷克将其引入我国 。 一、生物学物性 1、食性:鱼苗至1龄丁桂的最重要的食物种类是浮游动物,人工养殖可投喂各种混合商品料;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是2龄丁桂的主要食物,人工养殖可投喂各种配合饲料。而3龄丁桂最喜欢的就是颗粒食物。丁桂和鲢鳙之间的食物竞争很激烈,和草鱼的矛盾就低多了。 2、生长:丁桂常见的个体为0.5公斤左右,有的可达3—4公斤,最大个体达8公斤。在华中、华南地区当年幼鱼一般可达100—400克,到第二年可达500克—1200克。 3、习性:丁桂喜欢生活在水草茂盛、溶氧充足的江河、水库、湖泊中;耐低氧,皮肤具有呼吸功能,离水相当长时间不死;适宜PH为6-7到9-10;生存温度为1-40℃,适宜生长温度为14-28℃。 二、丁桂鱼池塘养殖 1、鱼苗鱼种培育: (1)仔鱼生产:可采用水泥池培育及池塘养殖法。水泥池每立方米可放水花2000-3000尾,池塘每亩可放3-5万尾水花。要注意饵料的供应补充,开口能吃到极细小的浮游动物及植物很重要,每天可拨撒豆浆,有条件的可投喂丰年虫。水泥池上要加设遮荫布,防止水温上升过快;池塘养殖时可采用传统的肥水下塘法,但应注意浮游生物密度及大小,适时调节水质。鱼苗经30天培育,规格可达3-5㎝。 (2)鱼种培育:鱼种可用水泥池、池塘培育。水泥池培育每立方米可放2-3㎝苗1000-2000尾,每天要捞入幼虫,商品饲料以颗粒料最好,要定期充水,改善水质;池塘养殖每亩可放5000-8000尾2-3㎝鱼苗,可采用大草培育法,无机肥料培育法。培育后期可投喂饼类及配合饲料进行补充。鱼种经2个月培育,规格可达8-15㎝,产量可达300-600公斤/亩。 2、成鱼养殖:池塘面积3-5亩,也可有水草。每亩放养1000-1500尾丁桂鱼种(规格8-15㎝)。投喂含粗蛋白32-34%的配合饲料;施肥主养时,有机肥与无机肥可结合使用,无机肥可解决快速育虫的问题,而有机肥,能丰富浮游生物种类,提供稳定营养源,但要注意水质调节,适当加注新水。经8-10个月养殖,亩净产丁桂可达500-1000公斤。 在欧洲,丁桂经常与鲤鱼套养。湖北省国外名优鱼类基地进行了丁桂与太阳鱼混养试验,效果还比较理想。养殖过程中如发现小瓜虫病、寄生虫感染等可用1%Nacl溶液淋浴控制。 三、丁桂鱼的网箱养殖: 1、网箱尺寸:养殖丁桂的网箱选用尺寸建议为:小者:2×2×1.5m,中者:4×4×4m, 大者:8×8×5m。 低产设计者(10-40kg /m3)每立方米放养10-50尾,中产设计者(60-160kg /m3)每立方米放养50-150尾,高产设计者((180-350kg /m3))每立方米放养150-250尾。 2、投饲:养殖丁桂鱼饲料粗蛋白质含量,鱼种阶段建议选用含粗蛋白38-44%的饲料,成鱼阶段选用含粗蛋白34-36%的饲料。日投饵次数主要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增减。水温低时,丁桂鱼吃食量少,消化吸收也慢,每天的投喂次数要少;反之,丁桂鱼的吃食量大,投喂次数也应多。冬季视天气情况可少量不定期投喂。13℃左右时根据鱼活动情况开始投食,一至二天投喂一次。水温15℃时,日投饵2次;20左右日投饵4次;25以上日投饵6次。日常投喂,每次都要一把一把地小量投喂,一把吃完再撒第二把。开始投喂时,要少投、慢投,当网箱中大部分丁桂鱼都上浮争食时,可大把多投些。当绝大部分鱼不再上浮抢食时,又应小把少投、慢投,使鱼吃到八成饱即可。 3、日常管理:定期清除网箱上的清泥苔等附着物。检查网箱有无破损,防止跑鱼。高温季节箱内挂漂白粉消毒。 丁桂鱼在网箱中经10-13个月养殖,规格可达0.5-0.7公斤。每立方米产鱼低产设计者约为5-35公斤,中产设计者50-105公斤,高产设计者120-175公斤。(来源: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名优鱼类基地) 4.虎纹蛙虎纹蛙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温度在4℃以下或35℃以上时,易引起死亡。温度低于12℃时即停食开始冬眠,春季温度上升到16℃时结束冬眠。当年的蝌蚪经6个月(5月-10月)饲养就可长至150g左右。虎纹蛙的营养和肉质可与野生棘胸蛙相媲美,现野生棘胸蛙数量较少,人工养殖较难,只有虎纹蛙可替代。5.生鱼乌鳢亦称黑鱼,是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它与鳡鱼一样,以鱼、虾等为食。但它的捕食方法与鳡鱼不同,从不主动追赶猎物。乌鳢常潜伏在水浑浊、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若在水质清澈、水流缓慢或平静的地方,则多隐蔽在水草下面或静止的水层中。在捕捉食物时,它从不借助强健的身体快速游泳能力追捕小鱼,而是辅以狡猾的手段达到追捕食物的目的。当它发现小鱼时,便在附近水草中隐蔽起来,静静窥视,等待对方松弛警惕,游动至它的附近时,突然冲向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举咬住小鱼吞食。 6.草鱼草鱼,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7.鲮鱼鲮鱼,鲤形目、鲤科。身体延长,腹部圆,头短小,吻圆钝。口下位,上下颌的前方具角质化边缘,适于刮取水底附着物。在天然水体中,鲮鱼会舐刮水底岩石等物体上的附着生物(如着生绿藻、硅藻、丝状藻类等),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适合混养。此外,它的鳃耙排列较紧密,还可兼营滤食方式,能摄食水中的浮游植物。有机碎屑和浮游动物也是鲮鱼的食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鲮鱼可摄食各种人工投喂的饲料。处于鱼苗阶段时则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 喜栖息于水温较高的地区,低于7℃即开始死亡。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台湾、闽江、澜沧江和元江。鲮鱼以植物为主要食料,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石块等上面刮取着生藻类,也包括硅藻、绿藻以及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质。也喜食猪粪、牛粪和一些商品饲料,如花生麸、米糠等。鲮鱼3龄性成熟;江河中成熟的亲鱼,在洪水期成批来到一定的江段,**、追逐、产卵,并发出“咕咕”的求偶响声,产半浮半沉卵;顺水漂流。鲮鱼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上旬,5月初至6月中旬为盛期。鲮鱼是底层鱼类,对溶氧量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温在20~28℃时,溶氧量低于1毫克/升,鲮鱼还能正常摄食;溶氧量低至0.24毫克/升也不出现窒息。因此,鲮鱼可高密度放养,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放养1000尾左右。 由于鲮鱼有饲料来源广、适应较肥水体环境、抗病力较强、群体产量高等优点,因而成为南方池塘养鱼的必养品种。鲮鱼能吃掉水底的着生藻类和有机碎屑,故又称为池塘的“清道夫”,肥水塘更是非养鲮鱼不可。8.斑点叉尾鮰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又称沟鲶、钳鱼,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美国叉尾鮰鱼自1985年从美国引进原种进行驯化,于1989年繁育成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嘉鱼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叉尾鮰鱼种苗繁殖和供应基地。也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与云斑鮰同时引进的一种鮰科鱼类,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我国大部份地区养殖。9.黄颡鱼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大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求采纳!谢谢!!
淡水鱼的养殖
鲟鱼是淡水鱼还是咸水鱼?
肯定是淡水鱼啦目前为止发现是最大的淡水鱼 。1、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高达600千克。[1] 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
2、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 厘米左右,又携带它们旅居外海。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
3、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朝鲜。
淡水养鱼鱼投放的密度是多少?
很笼统的问题,淡水养鱼要考虑的很多的!水库有大、中、小之分,渔业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鱼类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也各不相同。大、中型水库具有是面大、水深、库容大的特点,生态条件复杂且难控制。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利用库内的天然饵料进行较为合理的粗养。放养密度主要是根据水域的供饵能力决定的,不同水域的供饵能力不同,鱼产力(水域生产某种鱼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也不同。从理论上讲,一个水域某种鱼的合理放养密度,应当是放养后存活鱼群恰好能达到这种鱼产力的密度,或者说是某种鱼对饵料的利用强度同饵料资源增殖能力相适应的密度,低于或高于此密度均属不合理,但在生产中很难达到这个要求。通常是通过渔获物分析,根据某种鱼放养后的生长情况,逐年对密度加以调整,使之逐步趋于合理。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成鱼起捕标准1千克/尾的情况下,不同营养类型的大、中型水库每年鱼种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鱼产力(千克/亩):富营养型水库:30~40,中营养型水库:20~30,贫营养型水库:15~20;放养密度(尾/亩):富营养型水库:110~140,中营养型水库:80~110,贫营养型水库:50~80;鲢鱼的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35~40,中营养型水库:30~35,贫营养型水库:25~30;鳙鱼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0~55,中营养型水库:55~60,贫营养型水库:60~65;草、鲤、鳊、鲴等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15,中营养型水库:5~15,贫营养型水库:5~15。在水库渔业生产中,如放库鱼种的规格不到13.2厘米或回捕率达不到40%,或2~3龄的鲢、鳙个体生长已超过1千克,则鱼类的放养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则应适当减少。同理,若当年起捕率达不到70%,则下一年度的鱼种放养量亦应适当减少,反之,则应适当增加。养殖鱼类搭配比例的调整亦需因库制宜。有的水库,水土保持较差,库水经常混浊,则鲢、鳙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减少,草鱼、鲤、鲫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增加。至于作为主养鱼类的鲢和鳙之间的混养比例须根据同龄鱼的生长速度调整。若同龄鳙的个体生长显著快于鲢,则鳙搭养比例适当增加;反之,鲢的放养比例应适当增加。许多高产水库的渔业生产实践表明,大型水库鳙的放养比例一般以大于鲢为佳。对于新建成的大、中型水库,由于大水初淹库区,水质较肥,青草、有机碎屑等饵料也较丰富,开始1~2年的鱼种放养量可高于该库正常放养量(根据营养类型的特征而定)的2~3倍。草鱼、鲤、鳊等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搭养比例也可提高到20%左右。新建水库由于鱼类区系尚未形成,没有或很少有凶猛鱼类,鱼种的放养规格也可适当降低,甚至放养夏花鱼种也可以。20亩池塘应投放多少鱼苗(草鱼、白鲢、鲫鱼、黄腮鱼)?投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花白鲢属于上层鱼类,所以水深2.5米的话有点点的深,1.5~2米比较适合。池塘面积20亩,面积算是比较大的,适合养鱼。如果池塘底部淤泥很深的话,建议清理一下淤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花白鲢性格相当比较暴躁,对溶解氧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池塘地有过多淤泥的话,淤泥中的有机物质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从而造成水体缺氧。留10厘米淤泥即可!加上你没有活水,就更加要注意这个问题了,不然夏季的时候水体很容易缺氧。这么大的面积,有必要设置增氧机,建议用叶轮式的,具体更具你准备投资多大来决定! 再来说下花白鲢的饵料问题!这两种鱼喜欢肥水,食性是滤食性的,因为如此,所以要用钓去钓这两种鱼几乎是不能成功的,因为他们吃的东西都是水体中肉眼看不见的一些浮游动植物!他们在水通过鳃的时候,就过滤下来这些东西吃掉! 要培养这些浮游动植物,首先就要给水体施肥。用猪粪就可以,但是不能直接使用,猪粪必须要腐熟发酵,不然到水体里依然会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缺氧。而且中间的氨对鱼是有毒害作用的。腐熟发酵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微生物发酵一下,像农村用的沼气就是最好的发酵方式。要没有沼气,可以将它堆积起来,这样也可以发酵。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方面你可以多自己找找资料。用这样的肥料的作用主要就是肥水,给水中提供一定的营养元素。从而让浮游动植物都繁殖起来,再被花白鲢摄食!如果没有这个过程,鱼就很难长大。除非你承包的池塘本身就很肥,判断水是不是肥就看透明度和水的颜色,一般透明度小于30厘米就算很肥了,黄褐色的水比较好!绿色或澄清说明水质很贫。 放养密度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主要看你放养多大规格的鱼苗和一年能够养几个月。一般放养大规格鱼种比较适合,因为当年即可上市,隔年上市长得也更大。而且存活率更高。建议放养50g一尾的鱼种,每亩花鲢200尾,白鲢100尾,适当混养点草鱼、青鱼、鲤鱼和鲫鱼。这些鱼跟主养鱼生活水层不同,食性也不同。属于增加经济价值的附加鱼类。具体的多跟有经验的人问问。淡水鱼养殖
淡水鱼哪种好养
淡水鱼,一般分为原生鱼、热带鱼和人工鱼。热带鱼是原生鱼的一种,需要加热,使水温保持在28度左右。原生鱼和热带鱼通常需要造景,购买大量底砂水草沉木等等来布置鱼生长的环境,以防鱼打架,不适应。人工鱼分为金鱼和锦鲤,锦鲤需要大地方大池子养,而金鱼一般一米左右的缸就能养殖,并且锦鲤和金鱼不需要加热,水温三十出头或冰层以下都能生存,所以最好养的还是淡水鱼中的金鱼。
可以用海水晶代替食盐消毒吗:淡水鱼养殖放苗可以用粗盐消毒;海水晶是否可替代粗盐
海水晶不能代替食盐消毒的,只适合虾运输养殖,提高盐度,消毒还是用食盐或者高锰酸钾消毒淡水鱼哪种好养
淡水鱼,一般分为原生鱼、热带鱼和人工鱼。热带鱼是原生鱼的一种,需要加热,使水温保持在28度左右。原生鱼和热带鱼通常需要造景,购买大量底砂水草沉木等等来布置鱼生长的环境,以防鱼打架,不适应。人工鱼分为金鱼和锦鲤,锦鲤需要大地方大池子养,而金鱼一般一米左右的缸就能养殖,并且锦鲤和金鱼不需要加热,水温三十出头或冰层以下都能生存,所以最好养的还是淡水鱼中的金鱼。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