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如何高密度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泥鳅,本篇文章将会为大家介绍高密度养殖泥鳅的日常管理,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密度养殖泥鳅的日常管理

  1.投饵:以人工配合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为主,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我们使用了泥鳅专用饲料,日投饲为泥鳅体重[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的1.5%-8%。泥鳅的摄食强度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有关,水温为20℃以下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5%-3%;水温为20-23℃时,日投喂量约为体重的3%-5%;水温23-30℃时,日投喂量约为体重的5%-8%。当水温较低时可投喂蛋白质28%-30%的配合饲料,当水温适宜泥鳅生长时可投喂蛋白质32%-34%的配合饲料。

  一般每天投喂2次,早上6-7时投喂60%,下午1时投喂40%。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少投或停喂。在泥鳅摄食旺季,不能让泥鳅吃得太多,因为泥鳅贪食,吃得太多会引起肠道过度充塞,影响肠的呼吸。泥鳅饲料投喂做到“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为了防止泥鳅过度呆在食场贪食,我们采取了多设一些食台,并将其均匀分布的办法。

  2.水质控制:泥鳅池的水质应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要控制在30厘米,溶解氧的含量达到3.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6-8.8之间。经常观察水色变化,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养殖前期以加水为主,养殖中后期每2-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20%-50%,每天检查、打扫食台一次,观察其摄食情况。

  每20天用20克/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每半月用漂白粉1克/立方米消毒食场一次。

  3.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定期用1%的聚维酮碘全池泼洒,使池水达到0.5克/立方米。

  4.起捕:用须笼捕泥鳅效果较好,一个池塘中多放几个须笼,起捕率可达60%以上,当大部分泥鳅捕完后可外套张网放水捕捉。1月份之前,放养开口苗100万尾/亩3-4厘米规格的鳅种1000-2000斤/亩,这样既有利于泥鳅生长,提高饲料效率,当年能达到上市规格,还能减少由于囤养、运输带来的病害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