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四季之一。]气温开始回升,气候的不稳定会对台湾泥鳅养殖造成很大影响。下面介绍一下台湾泥鳅春季养殖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一、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病由于冬季的长期低温,藻类光合作用较弱,塘底有机质积累较多,为寄生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开始回升,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内处于休眠状态的寄生虫虫卵开始萌发,处于低温时期的台湾泥鳅体质较弱,更容易感染寄生虫。台湾泥鳅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对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组织和器官产生损伤,加上各种病原菌的感染,容易造成死亡。春季避免虫害的关键是要提前使用“福地安”、“底虫净”等改底、除臭,营造一个不适合寄生虫繁殖生长的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环境,达到防虫、抑虫。二、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冬春季节转换,天气时暖时寒,昼夜温差较大,容易造成水中溶氧含量或其他气体含量过饱和,从而发生气泡病,尤其在天气转晴升温,水温急剧变化的时候。气泡病多数发生在规格为每斤200-1000尾的泥鳅及鱼苗阶段,发生气泡病的池塘水浅、水色清爽,藻相单一。发生气泡病的泥鳅主要症状为“白嘴”、鳃出血、“烧尾”,体表有红点、脱粘。病鱼体弱,易在水面漂游。预防[预防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汉语拼音为yù fáng,注音为ㄧㄩˋ ㄈㄤˊ。]气泡病,关键在于加深水位,多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特别在天气转晴的时候。定期使用“利苗多”、“利饵多”来促进藻类、浮游动物和有益菌的繁殖,平衡、稳定水体。三、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泥鳅不怕缺氧是多数养殖户朋友的误区,任何水产养殖品种,在高密度的精养条件下,其实都容易缺氧,特别在春季“回南天”、“南撞北”等风向不定,闷热的恶劣天气下,更容易缺氧。因为缺氧引起死亡的泥鳅池塘,一般发病前会出现泥鳅靠边[靠边,指靠近边缘或靠到旁边。]多,活力差,池塘水脏、泡沫多等现象。死亡的泥鳅一般无明显症状,体表完整,肚子微胀,*门松开。预防缺氧应该多开增氧机,一旦出现泥鳅靠边或池塘泡沫较多时,使用“速解安”、“底加氧”或“氧速保”等产品增氧,缓解缺氧情况,减少损失。水面泡沫多泥鳅靠边四、中后期水质恶化中后期投喂量大,池塘污染加重,耗氧物质大量增加,物质循环开始因为长期的氧气供给不足而出现减慢或者受阻。池塘物质循环不畅直接导致大量分解的中间产物(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积累,出现氨氮、**酸盐升高。再加上春季阴晴不定,风向不定,容易造成池塘返底,致使氨氮、**酸盐等水质指标升高。这时候发病的泥鳅会出现烂身、鳃部充血,掉鳞等。预防水质指标恶化应该在春季升温阶段,提前使用“福地安”、“底居安”、“底加氧”等预防池塘返底情况,缓解氨氮、**酸盐升高所引起的中毒,降低死亡量。
台湾泥鳅春季养殖常见问题及处理
# 上一篇: 泥鳅养殖常见病出血病如何防治
# 下一篇: 泥鳅(成鳅)的运输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