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泥鳅养殖投资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一亩田能养多少泥鳅,养殖泥鳅鱼一亩地的效益是多少?(泥鳅养殖一亩地需用多)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一亩田能养多少泥鳅,养殖泥鳅鱼一亩地的效益是多少?
高密度泥鳅养殖,一个水立方最多,能养1万到2万条啊泥鳅养殖前景如何
盲目入行,随波逐流。只看到泥鳅的市场前景,没有结合自身的条件,看着别人赚钱就养立马从事。泥鳅养殖虽不是什么高科技养殖项目,但也不是放在池塘就赚钱的项目。养殖泥鳅池里是不能种莲藕的,因为莲藕茎部有尖刺,泥鳅在活动的时候很容易刮伤,死亡率很高,这是常识。池里可以养鲫鱼不能养鲤鱼,鲤鱼会吃泥鳅幼苗的,这会造成二次损失,泥鳅池想混养的话,考虑养鲫鱼,靠池塘中间的位子做离水十公分的隔离网,周围用网围起来养殖鸭子,隔离网可以阻止鸭蛋沉入水底,鸭蛋价格市场浮动不大,鸭子消路也很容易找,并且鸭子拉的粪便可以为泥鳅提供生长的养分,也只能这样养一亩地能养多少泥鳅水花?
这要根据你用哪种方式养殖,如水泥池单一养殖、池塘混养、稻田养殖等。其中水泥池单一养殖相对来说放养量较大,一亩放5cm~8cm的苗30000条左右比较适中,养殖8个月,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养泥鳅难度大不大,一亩地成本要多少?
难度不大,一亩地成本3500左右。养泥鳅一定要建池塘,池塘防渗一定要做好,节约引水成本,避免渗漏,长期保持水质。泥鳅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各地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淡水水域中均能发展养殖,而且养殖效益非常高,泥鳅的养殖生长周期非常短,盈利周期短,基本上养殖四五个月就可以拿去上市售卖了,而且产量非常高,100-200平方米的池塘可以产出泥鳅250-500公斤,收入可以达到2500到5000元。耐低氧,泥鳅具有耐低氧的优势,他能够用皮肤和肠道呼吸,所以可以实现高密度的养殖,提高亩产量,不像鱼的养殖密度过高就会缺氧而死。泥鳅是多栖于静水或微流动的水底层以及腐烂的植物淤泥底层。喜中性和酸性泥土。它属温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4~28℃,5℃以下钻进泥水深处冬眠。泥鳅能正常用鳃呼,还利用肠壁和皮肤呼吸,一旦遇水中溶氧不足,就浮出水面,肠呼吸可占全部呼吸的一半。而且泥鳅可以和其他水产一起养,非常便捷。泥鳅养殖需要哪些技术
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具有耐低氧和杂食性等特点,适合在芡田低氧水环境中生长。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套养的技术要点:一是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在田埂内侧挖环沟,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二是泥鳅放养: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养规格为体长8厘米左右,当年能形成商品产量。三是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7月中旬高温时期适当加深田水。四是饵料管理:芡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适当进行投饵。主要投喂麦麸、米糠等,投饵一般在傍晚进行,一次投足,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五是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六是泥鳅回捕技术。芡田套养泥鳅一般是在芡实收获后一次性收捕,用一种叫地笼的渔具捕获泥鳅,在地笼中放入泥鳅的饵料,如麦麸、糠、土豆、动物内脏等进行诱捕。养殖泥鳅真能赚钱吗?
养殖都能赚钱,关键是技术,技术好成活就好,产量就高,效益就好!一般来说任何养殖比种粮食划算!泥鳅怎么养殖?
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1、鳅池建设。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cm。池底**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2、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池;5~7天后,蓄水10~20cm,施用10~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4、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关于日常管理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2、病害防治。力争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3、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泥鳅四川省具体有哪些市
四川省共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其中包括54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分别为:成都市、绵阳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资阳市、宜宾市、南充市、达州市、雅安市、广安市、巴中市、眉山市。扩展资料四川,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东西边境时差51分钟。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四川位于中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6个民族。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民族。 养殖泥鳅一亩田成本大慨要多少 ?
养殖泥鳅一亩田成本大慨要10000-15000元。养殖泥鳅的成本大约分为以下几项:土池养泥鳅,亩放泥鳅苗8-10万尾。泥鳅养殖的成本主要是五大块:饲料成本.鱼苗成本.鱼池租金,人工成本,渔药成本:一、饲料成本,养成一斤泥鳅所需的饲料成本在三块钱左右,亩产2000斤,共需6000元。二、鱼苗成本,一万泥鳅苗子的价格为450块钱,亩放8-10万,大约要4000元左右。三、鱼池租金,因地而异.(如果你只是养殖泥鳅完全没必要修建水泥池,用土池就可以了)四、人工成本,异人而异五、渔药成本,主要就是石灰+消毒剂+加预防鱼病的渔药=500元/亩。不算租金,每亩共计10000元左右。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