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期台湾泥鳅胀气肠炎病的防治

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周期短、病害少,近几年养殖热情高涨,但也出现了种苗退化、病害等影响,严重制约了台湾泥鳅的养殖发展,文章介绍了目前台湾泥鳅的养殖现状,就管理对策以及病害防治方面对台湾泥鳅养殖管理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台湾泥鳅养殖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本文截取文中对台湾泥鳅胀气[当胃、十二指肠存在炎症、反流、肿瘤时,就会使胃的排空延缓,食物不断对胃壁产生压力;同时,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因而就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压迫感,即胃胀气。]肠炎[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病的有关内容与大家分享:胀气肠炎病症状泥鳅腹部鼓鼓,漂浮在水面,轻者泥鳅还可以游到水里,不久又浮到水面。严重的浮在水面不动,不久就死亡。从外观看,肚子充满气体[气体是指无形状无体积的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肚皮变薄,可隐约看到肠道一节[“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是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黑一节白。剖开看到肠道一节饲料一节气体,常跟肠炎并发。轻压腹部,有饲料粪渣和气体排出。解剖明显的看到肠的前后端有饲料,中间一节有气体。严重时肠道充血。病因当水体溶氧不足或底部恶化时,泥鳅游到水面吞一口气再去抢食,然后又吞气,再抢食。这样就出现一节饲料一节气体的症状。或者部分养殖户投料过多,泥鳅暴食摄食量加大,影响肠道的消化和气体交换受阻,即造成胀气(如下图)。建议措施①水质浓浊或水面有油膜要改底,减少底部耗氧,第二天用活菌微生物制剂调水;②控制投喂量(8成饱)和投喂时间;③在投喂区域用5kg/亩的食盐加小苏打5斤/亩混合泼水,同时内服健胃助消化、内服中药三黄+肠炎药氟苯尼考。作者:李桂灵[李桂灵,男,1962年生,中国美协广西分会会员,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