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黄鳝季度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时候的黄鳝最好吃?(黄鳝几月份好吃)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时候的黄鳝最好吃?
黄鳝虽然长得像蛇还会变性,但是它味道鲜美,而且刺还容易剥哦!
怎么养黄鳝
黄鳝如何养!主要吃什么?
放在家里水缸里,放一点水就够了,泥土什么的都不用,水只要稍稍没过鳝鱼,不要太多否者容易缺氧闷死。放一个把星期都完全没问题,注意每天早上换水
黄鳝因为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所以放养规格要求基本一致,一般为20至50克/尾。
黄鳝主要吃蚯蚓、小杂鱼、螺肉、小虾、蝌蚪、昆虫,也可搭配投喂一些米糠、豆饼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饲料,腐败变质的饲料不可投喂。
扩展资料:人工养殖
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可根据此习性进行夜间捕捉。黄鳝的鳃呈退化状态,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
因此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据此,人工养殖的密度可以加大。黄鳝体表的粘液丰富,只要保持体表潮湿,就不会死亡,因此运输十分方便。
黄鳝的食性以底栖动物性食物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鱼虾等。另外也摄食一些腐屑和藻类、瓜菜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鳝
黄鳝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养黄鳝用水只要水质未被污染,对鳝鱼无害的水,均可用来养鳝。黄鳝的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扩展资料:
黄鳝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夜行性,口腔皮褶可行呼吸作用,故可直接呼吸空气。
冬季与乾季时,会掘穴深至**1-2公尺,数尾鱼共栖。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
食用价值:
为经济性食用鱼,一般以活鱼贩售,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以南部养殖较多。在台湾多以切片油炒食之;在华人地区视为补血强壮剂。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
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2-18.8克,脂肪0.9-1.2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黄鳝不仅被当作名菜用来款待客人,近年来活运出口,畅销国外,更有冰冻鳝鱼远销美洲等地。黄鳝一年四季均产,但以小暑前后者最为肥美,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鳝
如何饲养黄鳝?黄鳝一般吃些什么食物?
一、饲养黄鳝技巧:1、关于水质
一般能养殖鱼、虾且排灌方便的水体都能养殖黄鳝,水体大小不限,只要能设置网箱的池塘、河沟、水库、藕塘均可,但水深最好在1米以上,水质较好,中性偏碱(pH值在6.8~7.5之间),同时水温要求变化不大,若池子太小水温易变化,不利于黄鳝养殖。
2、控制水位
池水不宜过深,一般底泥厚30厘米,水深5~10厘米。夏天雷雨时,如池水上涨,黄鳝外逃量很大,甚至全部逃光。所以,这时一定要及时排水,控制好水位,保持水面与池顶的距离。因黄鳝鱼习居穴中,头不时伸出洞外窥测或呼吸,水层过深,将迫其游出洞外,不利生长。
3、饵料投喂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它的主要饵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鱼虾、蚕蛹、螺蛳、河蚌肉等,其中以蚯蚓为最好。人工饲养黄鳝,在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兼投一些植物性食物,如麦麸、米饭和瓜果皮等。黄鳝不吃腐臭食物,因此变质的残饵要及时清理,应根据每日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以不剩和稍剩为度,不可时多时少,时饱时饥。残饵过多,不仅浪费,而且食饵腐烂发臭,也影响水质。
4、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水体相对较为稳定,但对水体较小的池塘宜适当换水,有条件的保持微流水则更佳,以维持网箱内水体活度。在洪涝及干旱季节要注意保持水体水位稳定。每隔10~15天适当泼洒生石灰调节酸碱度,pH在6.8~7.5为宜。由于黄鳝鱼网箱网目较密,加上水体中污物.网箱内残饵、粪便等排泄物极易堵住网孔,使网箱内外水流交换受阻,因此必须经常洗刷网箱,必要时必须换网,同时严格检查网是否破损以提防逃鳝以及清除腐烂的水草。
二、黄鳝的喂食
黄鳝是一种以杂食性鱼类,它的主要饵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鱼虾、蚕蛹、螺蛳、河蚌肉等,其中以蚯蚓为最好。
扩展资料:
黄鳝特性:
1、黄鳝雌雄同体,在其前半生是雌性,后半生为雄性,从胚胎到性成熟期都是雌性。雌性性成熟产卵后(5-9月),卵巢逐渐退化,精巢开始发育(8月-翌年2月),第二次性成熟(翌年5月以后)为雄鳝,可产生**。这一发育过程是单向的,即此后均以雄性个体存在。
2、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常栖息水底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白天活动少,多在淤泥中钻洞或在石隙中穴居,夜间出穴觅食。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鳝
野生黄鳝怎么过冬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商品鳝绝大部分来自野生,这是因为黄鳝有特别强的生命力。当水温适宜时,黄鳝活动频繁,易捕捉,市场上黄鳝的货源充足。然而到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黄鳝就入洞冬眠,很难将其捕捉,此时黄鳝价格直线上升,是旺季价格的几倍。若在黄鳝活动旺季,低价收购黄鳝,暂养到黄鳝淡季上市,其利润非常可观。 一、野生黄鳝的选购 6月~7月野生商品鳝数量多、价格便宜,是选购野生鳝的最佳时期。实践证明,体重50克以上的黄鳝成活率高、增重快,养到年底绝大部分可以达到100克以上,其价格高,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选购时应选择体黄、有大斑的黄鳝,这种黄鳝生长快,作为暂养对象最为理想。其它黄鳝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差。 野生黄鳝在捕捉时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对受伤严重的黄鳝不宜暂养。判断的方法是:若黄鳝多数翘首翻腹、体色发红、瘫软无力,则不宜收购。 二、暂养方法 1.网箱暂养网箱的制作材料是聚乙烯无节夏花网片,网目36目。做成面积为20平方米~30平方米的长方体网箱,如8×3×1.2米,箱口用网片做倒檐防逃。 网箱设在水深1.5米以上的鱼池内,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30厘米之间。网箱在黄鳝进箱前7天~10天,置于池塘中,先让其形成一道生物膜,去除网箱异味,以免鳝体被网箱擦伤,并有利于黄鳝适应网箱生活。箱底应距池底0.5米以上,箱口露出水面0.4米。 网箱中必须投放约占网箱面积80%~90%的水花生,为黄鳝提供隐蔽休息的场所,否则黄鳝会因不适应而导致大量死亡。网箱中还应放3.5公斤泥鳅,用来清除残饵,并上下窜动防止黄鳝互相缠绕,减少疾病发生。 2?池塘暂养池塘面积10平方米左右,池深1米,池底和池壁抹水泥或铺硬塑料膜等,池壁顶部做倒檐,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 池底铺20厘米~30厘米厚的肥泥,并在池内放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2,供黄鳝穴居,隐蔽。也可用长1米、直径3.5厘米左右的竹筒若干个代替肥泥的作用。 池水深保持在7厘米~15厘米,有利于黄鳝在洞内伸出头呼吸空气和觅食,否则不利生长。由于水浅,池内应经常有适量水注入,以保持良好水质。鳝池四周种些瓜类,夏天阻挡部分阳光,降低池水温度,有利黄鳝生长。 三、饲养管理 1.暂养密度养殖密度宜稀不宜密,规格为每尾50克以上的黄鳝,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5公斤~2.0公斤。 2.投喂黄鳝以肉食为主,喜食蚯蚓、蝇蛆、螺蚌肉和小鱼虾等。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主要以蚯蚓、蝇蛆、螺蚌肉、动物肝脏等为主,辅以麦粉、玉米粉、豆饼等精料及少量的菜叶、微量元素等。或以肉食性鱼类的配合饲料65%,配鲜活动物35%,加少量菜叶。具体调配方法是,先将大块的饲料绞碎,再拌上配合饲料或麦粉等精料,在揉面机内揉成面团状,然后用绞肉机压制成直径为3毫米~4毫米,长3厘米~4厘米的条状饲料,稍风干即投喂。 刚入箱或下池的前三天不必投喂,3天后用蚯蚓、螺蚌引食,投量为体重的1%~2%。黄鳝对食物的选择性很强,吃食正常后逐渐搭配其它饲料,以防偏食。当水温20℃~28℃时,是黄鳝的生长旺季,若以鲜活动物为主时,投量为体重的5%~8%;若以配合饲料为主时,则投量为体重的2%~3%;其它水温分别按体重的3%~4%和1%~2%。 3.防病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消毒鳝体3分钟~5分钟,或用十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消毒鳝体10分钟~20分钟。 养殖初期,隔天用高锰酸钾消毒池水一次,水呈粉红色即可,2小时后换掉池水,连续几天。 平时每10天~15天用百万分之一的漂白粉消毒池水,网箱中用袋装100克漂白粉,一次分散挂3袋~4袋消毒。 定期在饲料中拌入0.1%的土霉素或0.05%的痢特灵。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如何养!主要吃什么?
放在家里水缸里,放一点水就够了,泥土什么的都不用,水只要稍稍没过鳝鱼,不要太多否者容易缺氧闷死。放一个把星期都完全没问题,注意每天早上换水黄鳝因为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所以放养规格要求基本一致,一般为20至50克/尾。
黄鳝主要吃蚯蚓、小杂鱼、螺肉、小虾、蝌蚪、昆虫,也可搭配投喂一些米糠、豆饼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饲料,腐败变质的饲料不可投喂。
扩展资料:人工养殖
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可根据此习性进行夜间捕捉。黄鳝的鳃呈退化状态,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
因此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据此,人工养殖的密度可以加大。黄鳝体表的粘液丰富,只要保持体表潮湿,就不会死亡,因此运输十分方便。
黄鳝的食性以底栖动物性食物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鱼虾等。另外也摄食一些腐屑和藻类、瓜菜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鳝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