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野生鳝苗进行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养殖,小规模低密度时,投喂蚯蚓、小杂鱼、河蚌[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学名:Unionidae)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螺类、昆虫等新鲜活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能够很快形成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习惯。但在大规模(100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以上)、高密度(投苗量在1千克/平方米以上)养殖时,投喂这类饵料,就有明显的弊病,如饵料难以长期稳定供应、饵料系数高等。因此,进行黄鳝大规模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人工驯养,使其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目前,国内已有黄鳝灶生产专用饲料,具有摄食率高、增重快、饵料系数低等优点。驯养具体操作如下: 一、驯养前的准备工作 ⑴河蚌。收购鲜活河蚌置于池塘暂养贮存。 ⑵黄鳝专用配合饵料。 ⑶冷柜。河蚌肉使用前,先进行冷冻处理。 ⑷绞肉机[绞肉机是肉类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料肉按不同工艺要求加工规格不等的颗粒状肉馅,广泛适用于各种香肠、火腿肠、午餐肉、丸子、咸味香精、宠物食品和其他肉制品等行业。](大号)。配2副模孔(6~7毫米随机售,另需自制3~4毫米规格模孔1副)。 ⑸1.5千瓦单相电[单相电(Single-phase electric power)是指一根相线(俗称火线)和一根零线构成的电能输送形式,必要时会有第三根线(地线),用来防止触电。]机1台。 二、驯养方法 选用新鲜蚌肉,经冷冻处理后,用绞肉机加6~7毫米模孔加工成肉糜。将肉糜加清水混合,然后均匀泼洒。每天下午5~7点投喂1次,投喂量控制在黄鳝总量的1%范围内。这种喂量远低于黄鳝饱食量,因此黄鳝始终处于饥饿状态,以便于建立黄鳝群体集中摄食条件反射。3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喂。一般每20平方米设4~6个点,继续投喂2天,投喂量仍为1%,此时黄鳝基本能在3分钟内吃完。第6天即改投人工配合饵料,每天下午5~7点投喂1次,投喂时直接撒入定点投喂区域,投喂量为鳝苗体重的2%,以15分钟内吃完为度,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三、黄鳝人工配合饵料的调制 饲料厂生产的专用饲料不能直接投喂,必须先进行调制,用黄鳝专用饲料65%加入新鲜河蚌肉浆35%(3~4毫米绞肉机加工而成)和适量皖龙五号(黄鳝消化功能促进剂),手工或用搅拌机充分拌和成面团状,然后用3~4毫米模孔绞肉机压制成直径3~4毫米、长3~4毫米的软条形饵料,略为风干即可投喂。如此配制的饵料投喂效果极为理想。在有土的规模养殖中,饵料系数为3;在无土流水工厂化养殖中,饵料系数可降到2~2.5。
野生黄鳝苗种的驯养技术
# 上一篇: 如何培养黄鳝饲料——蚯蚓
# 下一篇: 天津有个黄鳝村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