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赣榆县[赣榆,古称怀仁。]海洋渔业技术指导站于家华[于家华 性别男,汪疃镇于家英村人。] 近期受高温[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影响,泥鳅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已养殖2~3年的泥鳅,每天都要死亡7、8斤。症状大多是:鳅体发白、发黄,与肝胆综合症很相似,但病鳅同时又带有很明显的烂鳃症状,打开鳃盖后会发现鳃丝内有少量污染物,而且还伴有出血症状,一碰即出血。 分析原因:陈塘鳅已饲喂2年以上,底质存有大量的残饵、粪便,细菌含量高。养殖户平时换水少,导致塘内的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大量繁殖,遇上晴好高温天气,养殖水体都感到烫手,此时投喂饲料,很容易引起泥鳅出现烫伤脱粘现象。几种情况综合起来,足以引起泥鳅发生严重死亡现象或全塘死亡。 防治方案:①高温时每天只投喂两次,即早上和晚上各一次,一定要避过高温点。②尽量加深水位,每天中午注入少量**水,降低塘内水温。③用解毒活水灵(果酸类)把粉剂增氧底改王(活性碳[活性碳,又称活性炭。]、沸石粉、过碳酸钙、芽孢)混合搓成颗粒状撒到塘底,解底部的毒素和增加底层溶氧。④投喂饲料时多添加板兰根+多维多矿+免疫多糖+铁粉饲喂5~7天,调肝护胆,增加免疫力同时抗病毒。⑤蓝藻过多的池塘,先用蓝藻分解素分解大部分蓝藻,第二天再用腐殖酸[腐植酸(Humic Acid,简写HA)又称胡敏酸,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腐殖质的主要组成部分。]钠分解死亡的蓝藻,第三天用芽孢杆菌调水控制蓝藻的生长。 经过以上的措施,把泥鳅的死亡率降低后,再用大黄、三黄之类的中药外泼消毒杀菌,禁止使用**性较大的药物外泼。
高温季节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 上一篇: 请问各位,重庆那里有收购黄鳝,泥鳅,青蛙,蛇,竹鸡,野鸡,等
# 下一篇: 收购价变动大,养殖户总体利润不断下降,泥鳅的希望在哪?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