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生态泥鳅养殖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原生泥鳅怎么养?(原生泥鳅怎么养殖视频)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原生泥鳅怎么养?
一是底肥饲养法。在养鳅池底将有机粪肥、稻草相间铺放,厚约30厘米,按每平方米撒生石灰150克后再铺上10厘米肥泥,注水1周后可放养泥鳅。饲养期间经常搅拌池底,使肥料释放肥水,培育底柄动物等促进泥鳅生长,可同时投喂人工饲料。二是塑管饲养法。采用直径16毫米,长约20厘米的聚乙烯管,像筏子那样扎成排,横向排列铺满池底,将细粒黏土溶解于水中,给泥鳅制造一个具有泥土环境条件的错觉。放养鳅种后主要投喂人工饲料,剩饭剩菜也可投喂。在国外采用无泥饲养泥鳅,将池底铺沙,这种方式饲养的泥鳅比泥土池饲养的质量、味道好。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步骤/方式1池塘条件目前人工养殖泥鳅多用水泥池进行养殖,池塘条件要求:面积以2-3亩为好,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等。而且在池塘选址上要考虑排灌、交通、阳光、水质等环境因素。
泥鳅养殖方法?
1、养殖环境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2、养殖方法泥鳅在夜间才会捕食活动,养殖时可以在上午八点以及下午三点为其提供食物,以鱼虾、昆虫、水蚯蚓、豆饼、豆渣等食物为主,且喂食三小时后,要为泥鳅清理池塘,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3、注意事项泥鳅不喜强光,在光照过于强烈时要为其搭建遮阳网,维持泥鳅的正常生长,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气泡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养殖时要定期使用木棍搅动池底,将水中的有害气体排出。
泥鳅怎么养才能活?
1、因为泥鳅喜欢在底泥中或者在水体底层的淤泥中活动,因此需在容器的底部铺上底砂,厚度一般为5cm。2、在养殖泥鳅的容器中种植适量的水草,既能方便泥鳅隐藏,又有净化水质的作用。3、养殖泥鳅的容器需摆放在比较阴凉且安静的地方,不能放在阳光暴晒的地方。4、养殖水不宜换的过勤,只需每隔一段时间换水即可,如果使用自来水作为养殖水,需要提前晾晒保证水中的氯气已消散后才能使用,平时定期为它投喂馒头粒、蚯蚓等食物,也可用专门的鱼食进行喂养。
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1、鳅池建设。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cm。池底**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2、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池;5~7天后,蓄水10~20cm,施用10~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4、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扩展资料: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