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常常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很多人都知道泥鳅可以吃,但不知道泥鳅也可以作为观赏的动物。无论是家庭少量饲养泥鳅,还是专门的饲养场养殖,饲养泥鳅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小泥鳅怎么养,泥鳅吃什么食物长得快!

小泥鳅怎么养,泥鳅吃什么食物长得快

小泥鳅怎么养

  一、泥鳅饲养要点: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适24—27℃的水温范围。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6.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7.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二、饲养泥鳅错误法:

  1、泥鳅和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有些养鳝池投放泥鳅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饲养泥鳅的器皿要够高。如果是用池饲养,那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不分季节,随便养泥鳅。“夏至”是养殖投放的佳期,要抓住时间放种苗,而且泥鳅也有冬眠的习惯。

  4.不更换饲养泥鳅的水。我们要定时向池中注入新水,如果发现泥鳅冒顶吞食空气或浮头嚎水,就应立即注入新水,也可用气管池中打气,以缓解水中缺氧。

泥鳅吃什么食物长得快?

  泥鳅被人称为“水中人参”,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在我国各个地区都很受欢迎,因此人工养殖的数量也每年递增,而在泥鳅的养殖中,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是重要的环节,那泥鳅吃什么食物长得快?

  一、植物性饲料

  对植物性饲料大多是迫食性的。其消化特点是对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等能有效消化,对植物性蛋白和纤维素[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几乎不能消化。在规模化养殖中,需要一定的植物性饲料。

  这是因为人工养殖环境里的泥鳅、黄鳝,比天然环境中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且吃得多,吃得好,投入一定量的富含纤维素植物饲料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提高摄食强度。通常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麦粉(同时又是黏合剂)、玉米粉、麸、糠和豆渣等。

  二、动物下脚料[下脚料 [tailings]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作为残余分离的下脚或废料。]

  动物下脚料可以作为人工养鳝的补充饲料,如猪、牛肺等内脏,但因泥鳅、黄鳝不食腐败饵料,故动物下脚料直接用于饲料喂泥鳅、黄鳝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三、动物性鲜活饵料

  这类饲料主要有蚯蚓、蚕蛹、黄粉虫[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蝇蛆、螺、蚌和小鱼虾等。其中,蚯蚓是泥鳅、黄鳝喜食的饲料,干体蛋白质含量达61%,接近鱼粉和蚕蛹。这些饲料的共同点是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转化率高,有利于泥鳅、黄鳝的生长发育,是饲料的佳选择。

  知道泥鳅喜欢吃什么食物了吗?泥鳅的食性较杂,所以大家在饲喂泥鳅时可以将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以及动物下脚料等进行科学搭配,从而促进泥鳅快速生长。

  小泥鳅怎么养,泥鳅吃什么食物长得快就是以上的内容了,如果你想要进行人工养殖的话,一定要学习好养殖技术,不要冲动,如果你想要当一只宠物去养,也还是需要了解其生活特性的,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